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暗了,实验室的玻璃映出两人重叠的影子。苏晚看见自己锁骨处的银镯正在发光,纹路与全息图中的冰裂纹完美重合。李明安的《匠作录》无风自动,书页哗啦啦翻到最后,露出夹着的半张纸 —— 那是 1937 年故宫文物南迁时的装箱单,某箱备注栏用极小的字写着:"七纹器物,慎藏文华殿秘室。"
"他们早就知道。" 苏晚低声说,想起剑桥照片里戴瓜皮帽的青年,想起伦敦书店老掌柜的怀表。原来近百年来,总有人在时光的褶皱里传递这些碎片,如同在黑暗中传递火种。李明安将罗盘放在地图中心,铜面上突然浮现出一行小字:"月满之时,七纹共鸣。"
手机在此时震动,陈默发来消息:"极北冰原的科考队传回消息,冰层下发现刻有冰裂纹的青铜门。" 苏晚看着窗外渐圆的月亮,忽然明白为什么所有线索都指向中秋 —— 当七纹在满月下完成最后的拼合,或许不止是打开一座明代密室,更是揭开横跨百年的时间谜题。
李明安忽然指着全息地图的地面标记:"你看这个纹路,像不像护城河的走向?" 苏晚凑近时,发现地面标记的冰裂纹竟与伦敦日记里的紫禁城地图重合。两百年前的士兵、百年前的留学生、此刻的考古学家,他们的轨迹在时光中交织,最终汇聚成这个即将开启的秘室。
实验室外传来闭馆的钟声,故宫的红墙在暮色中化作暗红色的剪影。苏晚将七件器物重新放入恒温箱,当怀表齿轮与银镯纹路最后一次触碰时,她听见极轻的 "咔嗒" 声,仿佛某把锁终于转动。李明安抱着《匠作录》的手紧了紧,封面上 "天工开物" 四字在灯光下泛着油光,像是被无数代人的掌心焐热过。
"明天就是中秋。" 苏晚望着月亮,银镯在手腕上投下冰裂纹的影子,渐渐与全息地图上的纹路融为一体。远处的角楼传来夜枭的啼叫,惊起一片栖息的乌鸦。她知道,当月光再次漫过文华殿的琉璃瓦时,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终将随着七纹的归位,在时间的长河里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