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夜的故宫地宫,苏晚的银镯突然爆发出刺目青光。正在分析石墙数据的李明安被气浪掀翻,光谱仪的屏幕上,冰裂纹的波动频率从每分钟 3 次飙升至 120 次,如同历史的脉搏在剧烈震颤。"是碎镜者的算法攻击!" 他扯掉领带,露出后颈被汗水浸透的锁纹结,"他们在用虚拟爆破冲击地脉!"
第一道裂纹出现在中央石台的北斗七星纹上。苏晚眼睁睁看着明代鎏金铜盒的接缝处渗出蓝光,盒底 "护史" 二字突然凸起成三维纹路,与她银镯的冰裂纹形成共振。更惊人的是,所有石墙上的匠人侧影都开始流动,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明末窑工的袖口刺青竟与她的银镯纹路同步闪烁。
"看卫星云图!" 陈默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北极科考站的监控画面里,青铜门上的冰裂纹正在与故宫地宫同步开合,"全国文物系统的监测网都炸了 —— 敦煌莫高窟第 17 窟的唐代经卷,页脚的冰裂纹在发光!"
北京故宫文物库房,管理员惊恐地看着展柜里的八国联军怀表残片悬浮在空中,齿轮碎片自动拼合成完整的冰裂纹图案;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元代青花瓷瓶,瓶身裂纹渗出金粉,在地面画出长江流域的轮廓;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石椁冰纹拓片,墨迹突然变成流动的光带,缠绕着展柜玻璃写下 "护脉" 二字。
最震撼的是明定陵地宫的七座铜棺,棺盖的冰裂纹同时亮起,在无氧环境中形成七彩光晕。守陵的老技工通过对讲机惊呼:"龙脉监测仪显示,所有陵墓的地脉连线...... 正在复刻河图洛书!"
苏晚的银镯此刻已化作光源中心,她看见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石墙上,脚踝处的龙纹与冰裂纹交融,形成贯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脉络。李明安颤抖着将《匠作录》放在光束中,书页自动翻开,空白处浮现出用所有朝代文字书写的 "纹脉共振",最后定格在现代简体字:"当历史的血脉共鸣,便是文明最坚固的防线。"
卫星云图在此时完全被青光覆盖。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漠北草原到南海诸岛,所有出土过冰纹器物的遗址都亮起光点,连线成北斗七星状的光网,中心正是紫禁城地宫。中科院的天文专家在紧急会议中哽咽:"光网覆盖区域,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带,与夏朝版图高度吻合......"
碎镜者的算法攻击在此时达到顶峰。地宫顶部的冰裂纹水晶灯突然爆裂,万千水晶碎片悬停在空中,每片都映出不同时代的护史人 —— 他们手挽手筑起光墙,抵挡着虚拟爆破的冲击。苏晚认出其中有剑桥照片里的青年,他摘下面具,露出与她相同的眼尾痣,微笑着比出 "七" 的手势。
"他们在调用玄冰阁的集体记忆!" 苏晚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个时代的护史人都与她相似,"我们是同一血脉的不同投影,冰裂纹就是我们的 DNA 链!" 银镯突然脱离她的手腕,悬浮在光网中心,镯面裂纹展开成完整的中华文明地图,每道纹路都连接着一个历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