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汉子脱了棉袄,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锹和镐头,清理着最后一些边边角角的垃圾,或者平整着院子里的地面。
有的则从自家带来了斧头、锯子,叮叮当当地修补着破损的门窗,或是加固着屋顶的椽子。
女人们则三五成群地坐在一旁,一边纳着草绳,一边小声地说笑着,不时抬头看看忙碌的男人们,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
二柱更是像上了弦的陀螺,一会儿帮着扛木头,一会儿帮着和泥,满头大汗,却咧着嘴,笑得比谁都开心。
他时不时地跑到叶凡身边,听候新的指示,那股子劲头,仿佛要把这几天积攒的力气都使出来。
柳如雪默默地找了个角落,拿起散落的碎木柴,开始细心地归拢。
她看着叶凡在人群中从容调度的身影,那份沉稳和自信,让她心中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感。
这个男人,似乎天生就该是领头人。
柳如霜则活泼得多,她帮着村民们递工具,捡拾散落的瓦片,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却兴奋得像只小麻雀。
“叶凡哥,你看这块瓦片还能用不?”她举着一块缺了角的瓦片,跑到叶凡面前。
叶凡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笑道:“能用,虽然破了点,但补在不打眼的地方,照样能遮风挡雨。”
他揉了揉柳如霜的头,“去那边帮着婶子们把碎石子捡一捡,小心别扎到手。”
“好嘞!”柳如霜脆生生地应着,又一溜烟跑开了。
整个养殖场,像一个巨大的工地,充满了劳动的喧嚣和汗水的气息。
泥土的芬芳,木屑的清香,混合着人们的谈笑声,构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
那道由叶凡设计的火墙,在几个有经验的泥瓦匠带领下,砌筑的速度也快了不少。他们一边砌,一边啧啧称奇。
“这法子真是绝了,以前咋就没人想到呢?”
“可不是,等砌好了,冬天烧上一把火,这屋里头肯定暖和得像春天一样!”
李金虎和赵卫国登记完村民的入股物资,也赶了过来。
看到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欣慰。
“金虎叔,你看这架势,咱们黑山屯,是真的要变样了。”赵卫国感慨道。
李金虎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汗水浸湿却洋溢着笑容的脸庞,沉声道:“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伙儿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