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云惊鸿便是在这种“冰火两重天”外加“道法难行”的三重煎熬中度过的。
原本他已踏入“纳元诀”第二层,如今却被消耗殆尽,空空如也。
他的修行进度,在外人看来,简直慢得令人发指。同期的一位新弟子,已经能勉强完成一个小周天的运转,而他,却连稳定地引导灵气入体都难以做到。
宋通看在眼里,也有些疑惑。他能感觉到云惊鸿体内气息的紊乱和冲突,但那并非寻常的修行岔气。他曾几次仔细探查,却只能察觉到一股异常灼热的气息和一股极为阴寒隐晦的气息,与平和的太极玄清道格格不入。
“这三力同炉,果真是有伤天和”宋通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孩子所要走的路,他看不透。
玄火之力或是更深的寂灭之力,这两者,任何一个都太过惊世骇俗。
他能做的,便是反复叮嘱云惊鸿:“修行之道,欲速则不达。你体内气息驳杂,更需固守本心,以我青云道法为根基,一点一滴去梳理、去引导。太极玄清道讲求‘中正平和’,‘以柔克刚’,你切记要循序渐进,不可强求。”
云惊鸿默默点头,心中却充满了苦涩和不甘。他知道师父是好意,但他体内的状况,又岂是“循序渐进”就能轻易解决的?那两种力量,如同附骨之蛆,早已与他的血脉、乃至神魂都隐隐纠缠在一起。
夜晚,当大竹峰沉浸在静谧的月色与竹涛声中时,云惊鸿常常独自坐在弟子房的窗前,内视己身。丹田气海之中,微弱的太极玄清道真气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艰难地在赤红的玄火与幽暗的寂灭之间寻求着生存的空间。三股性质截然不同的力量,在他体内形成了一个诡异而危险的平衡,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难道,我这一生,都要在这种痛苦的纠缠中度过吗?”他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他很快又握紧了拳头,“不!我绝不能放弃!太极玄清道……一定有办法……一定能找到调和它们的方法!”
少年人的执拗和韧性,支撑着他在痛苦中前行。他开始尝试不再将三种力量视为绝对的敌人,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感受它们的特性,甚至……引导它们。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想法,但也是他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微弱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