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间相隔的海域不大,解放军和明军彼此的船只,远远地都能照上面。明军亏在船小,数量也不多。解放军的船大,可真正能发挥出较强战斗力的,仅有三艘。
双方都明白,一旦冲突上,必是恶战。尽量都小心谨慎,没有充足把握,不敢轻启战端。由于船只不行,跨海攻击也非常不便。只能先不温不火地对峙着,暗地里都卯足劲头,预备决战。
明军本来从民间征缴了不少船,可大多都归舟山支使,被普陀上的那把火,烧得差不多。不待邻府援助的舰船到达,根本没法发动攻势。因此也不得不缓着了。
很多时候,陆军兵马再强,海军跟不上来,也是白费。想当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在陆上纵横一时,却对只隔一条海峡的英吉利,望而兴叹。假设那时的坦克可以直接过海,希特勒早把伦敦占领了。海洋与陆地,是两个具有很大不同性质的战场。
明军有许多马,但遇到海,也一样发挥不出来。要是没有海洋相阻,恐怕也很快就去到舟山城下。但地理形势决定了,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王直也挂心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大战,可他还是抽时间派人查探,军中及岛上,有没有朱显或者吴承恩在。并没有找到他,或许早就偷偷赶回岸上了。王直相信他没有出事,否则21世纪哪还会有《西游记》传世。
这天,解放军发现对岸的明军,有了大动静。竟然在船只不足的情况下,仍旧做出了强攻架势。
舟山岛与大陆之间,零零星星地还分布着一些小岛。明军实行的是,分次而渡的战术。先用船将许多士兵送上1号小岛,完成后,再从1号小岛,将人运往2号小岛。接着,又从2号转移到3号,以此类推。步步为营,不断缩短双方的距离。由于官军的船少,一次性无法送许多兵过来,就用上了这种“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