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王直不远的毛海峰,就是后头这种类型。其实王直看他已经死不死、活不活,很难相信还有生机。若是照着从前的做法,直接让人扔去山下。如今考虑到影响,肯定要救上一救了。
有少部分海盗,走出林子,上山受降。看来还是挺识实务,却有更多的人,不想投诚。沿着林子,往另个方向退去。估计希望己方的船,换个地方,继续过来接应。
“穷寇莫追”,王直没打算下去追击,但防人之心,还是有的。边让人留意海盗的动向,边加派人手,做好港口附近的防守。
港边的房舍里,本就留着不少人,包括忙于制船的十几个葡萄牙人,还有大批劳工。港口对于解放军的意义也很重大,需要重防。
港口被山环包着。山的正面,由于造船,伐去许多树木。基本无遮无拦,视野开阔。如果海盗想从某处翻山偷袭,一目了然。倒也有利于防守。
烈山一带,由于解放军的大建设,颇有些“阿房出,蜀山兀”的味道。从资源有限的角度看,王直提出的“造百船、去日本”的设想,不太切合实际。除非真要把金塘岛的大小树木砍光。并且还缺其它东西,譬如说铁。兴许对王直来说,这更像一个稳定人心的口号。
海盗的船慑于解放军舰队的威力,并一直未来接应陷落在金塘岛的同伙。王直也对这些不肯投降,又不好再过去攻击的海盗,有些恼火、有些头疼。这么拖下去,有许多后患。无论如何,让他们存在于金塘岛的腹地,是构成直接威胁的。王直可不想再次后院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