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候管运货的只管运货,铺子里的人只管卖货,就方便多了。”
……
到了大同府,谢樱几人先将车上的瓷器和香料都卖了个干净,毕竟都是普通日用品,不走之前高价的轻奢路子,利润相比之下自然少了许多。
“小姐准备再进些什么东西到京城?”芸惠翻着手中的账本问道。
谢樱想了想道:“买些汾酒吧。”
“汾酒?”芸惠疑惑,“这边不是产的好煤炭吗?咱们进些煤炭,到了京城咱们地方也大,囤一些到冬天卖了,岂不是又赚一笔?”
谢樱笑道:“孺子可教也,但还不是很精明。”
“为什么?”芸惠不解。
“煤炭这玩意儿,本身价格就不是很高,运起来还格外麻烦,实在不是很适合长途运输。”
“更重要的是,”谢樱补充道,“京城用的煤炭,都是周围天津卫和河北省的,犯不着大老远从大同运过去。”
“不过你说的也是个好主意,咱们运的汾酒要是能在河北全卖了,那就干脆在河北带些煤进城。”
谢樱盘好账,定好新进的产品后,得了空闲就在外头溜达。
大同府她还是第一次来,虽然不比长安张掖那般热闹,但也是不错的地方,街上的官衙同样和四周的民宅格格不入。
要说之前遇到的县衙是格格不入的富有阔绰,那大同府的府衙,就是格格不入的简陋,甚至可以用寒酸和破败来形容。
房梁上有燕子窝,衙门的木柱上掉了漆也没补上。
并且这边的人,有一点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