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官员们,听到郭桓的话,胆怯的心情平复了许多,几经思量,最终还是难以抵挡住对银钱的渴望,争先恐后地点头示意。
“我们听大人的吩咐!”
……
华盖殿。
朱元璋处理完今日份的奏疏,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兴冲冲的朝着云奇吩咐。
“该吃午膳了,云奇,你去东宫问问,乖孙的嘴好利索了没?”
御膳房的大棒骨天天炖着呢,可惜标儿两口子,哪怕看到乖孙馋得眼泪和口水一起流,也不让乖孙吃。
昨天他去东宫找标儿议事,顺便吃晚膳的时候,看到乖孙的嘴唇消肿了。
正好昨天把养廉银的事确定了下来,批银子的条陈送到了户部去,他得想个法子,在标儿说漏嘴之前,把这事给圆过去。
“乖孙好像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没有那么透彻,只知道一些重点人物和事件,万一他压力大怕他记错了,咱杀错了,按照乖孙的性格,指定天天憋着心事。”
一旦乖孙疑心,这“后人的智慧”是来自于乖孙本身,往后开始谨言慎行起来,咱还怎么利用乖孙的预知能力,像揪郭桓这些蛀虫一橛,去提防别的奸臣贪官?
朱元璋叼着笔杆思索了片刻,现编了一个,能够让乖孙接受,也不会让标儿怀疑的说法。
当然了。
这后人的智慧属实不像他能够拥有的,还得提前做好一顶高帽子,随时送人。
就在朱元璋要把老四亲自给他制的毛笔咬秃杆时,云奇小跑着回来,未语先笑。
“陛下,太子妃说皇孙已经大好,不仅好了,这两日还长出了两颗乳牙!”
“乖孙长牙了?”
朱元璋有些懊恼。
“昨天咱还没看到他长牙呢,怎么过了一晚上就冒出牙来了,这小子还偷偷背着咱长牙?”
真可惜,错过了乖孙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既然长牙了,那指定牙痒痒,更得需要磨牙棒。
朱元璋连忙让云奇去御善房把每天备着的骨头拿来,兴冲冲地往东宫走去。
抵达东宫时,有人已经比他提前赶到了。
“重八,你快看,英儿长牙了,长了两颗上门牙。”
马皇后竖抱着已经能自己挺起一会儿头来的朱雄英,一个嘴上招呼着朱元璋,一个激动直勾手,嘴里吱吱呀呀叫个不停。
【爷爷!我长牙了!】
【以后给我吃的骨头上,可以多挂几条肉丝了!】
朱元璋虽然没有亲自带过孩子,但也打听过了,知道婴儿肠胃虚弱,不能进食太多的荤腥。
再加上他不知道乖孙长牙的事情,这次带来的肉骨头,依旧是只有肉味儿没有肉,全靠嗦水来解馋。
刚才还冲着他笑嘻嘻的朱雄英,在拿到和以前相差无几的肉骨头时,顿时垮起了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