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在祠堂中央,声音陡然提高:"这次不同——我们要主动出击,让这些流寇知道,这里不是沁州,我们沁水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
一个族老说道:"可若是战事不利,折损了人手,秋后谁来收租?况且朝廷那边并没有同意我们办这么大规模的团练啊。"
"如今流寇四起,官军自顾不暇,咱们不靠自己,难道等着被贼寇灭满门吗?
还有,我们现在不是团练,宋巡抚已经将我们的团练改成了泽州营,我就是参将。"
他转向三叔公,语气稍缓,"叔公放心,侄儿不会拿张家根基冒险,若见事不可为,就撤回窦庄固守。"
三叔公捋着花白胡须,沉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罢了,你们年轻人有胆识是好事。但记住,保全实力为上,不可恋战。"
"侄儿明白!"张道浚抱拳行礼,随即转向众人,"传令下去,明日寅时造饭,卯时出发。
道源率五百人为前锋,我自领军两千,道澄率八百人殿后,多带火油、火箭,务必焚尽贼寇辎重!"
"一旦大破克贼,宋巡抚就能给你们弄个实授游击。"
祠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应和声,张道浚望着兴奋的人群,知道士气已经被调动了,大声喊道:"大明万胜!"
在张家准备出兵时,刘处直已经攻克了沁水。
之前虽然对张家没多上心,但是李狗才出于职业素养依然安排了人蹲在沁水的官道上。
为啥不安排在窦庄附近呢?这年头住一起的都是熟人,若是陌生人在旁边乱转很容易被抓。
侦察营左部千总马老六蹲在端氏镇外面的土坡上,嘴上叼着旱烟,三个侦骑站在他面前,正在低声汇报。
"张家的团练动了?"马老六抽了一口烟,问道,"多少人?往哪个方向?"
"回禀千总,"为首的侦骑搓了搓手说道,"我看见张家团练正在官道上集结,少说有两三千人,全副武装,打头的已经过了桑林坡,看样子是奔端氏镇来的。"
马老六猛地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他娘的,这张家倒是会挑时候!掌盘子带着主力在沁水县城,他就来抄咱们老窝。"
他转向身旁的侦察营士卒,"快去沁水报信!就说窦庄张家团练倾巢而出,最迟两个时辰就能到端氏镇,请掌盘子速速回援!"
那士卒翻身上马绝尘而去,马老六又抽了一口烟,对剩下的侦骑吩咐:"你们几个,继续盯着张家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