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收后,"另一个农夫竟主动开口,"卢大人还带着百姓们一起修了水渠,说是从什么《农政全书》里看来的新法子,能多打三成粮食。"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这卢象升不贪、不害民还和百姓一起修水渠,这还是大明官员吗,要知道老家陕西的水渠万历年到现在都没疏通过了,一方父母官上来只会捞钱。
你们说的卢大人,可是叫卢象升?"刘处直试探着问道。
两个农夫对视一眼,同时闭紧了嘴巴,无论刘处直如何威逼利诱,两人再不肯多说半个字,最终,他只能下令放人,并且一人给了一些碎银权当问话的费用。
看着两个农夫快步离去的背影,郭世征啐了一口:"邪门了!这些泥腿子居然护着狗官!"
千里镜中这两个农夫往南乐县城跑去,看情况是去报信了。
这次原本是为了快速赶路,没必要对这个县城下手没有任何意义,既然这里百姓敌视自己,那就继续往下一站出发。
过了南乐县,很快就到达了内黄县,两县看着都差不多。
一路上几乎每一处水井旁都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字。
刘处直下马走近一看,竟是赋税明细!某年某月,每亩地该交多少银钱,多少粮食,写得清清楚楚。
碑底还刻着一行大字:"凡有额外索取者,可赴府衙告发,如果查实有重赏。"
刘处直和身边的几个军官大眼瞪小眼,看来这里还真是出了个好官啊。
“兄弟们,这里确实是有一个好官,咱们就不在大名府耽搁时间了,最近赶路也累了,我们修整两三天就进入彰徳府,王自用领人估计已经在打怀庆府城了。
进入大名府两天时间,刘处直才利用重金贿赂了不少百姓,从他们嘴里慢慢拼凑出来卢象升的形象,这位兵备道不仅熟读兵书练就一身好武艺,还亲自训练乡勇名为天雄军,在此地不仅减免赋税,还兴修水利;不仅严惩贪官,更在民间广布耳目。
义军这一路上,刘处直都能感觉到不断有人盯着他们然后又往回跑,哪怕让骑兵去追上他们,也没人透露一个字。
很快流寇入境的消息就被汇集在大名府城卢象升的桌案上。
他召集了自己老家带来的亲随杨陆凯,还有兵备道下属官员布置作战任务如何打击这股流寇的嚣张气焰,他主政三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流寇来入境,上次的闯贼也只是在广平府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