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被困的三名矿工被抬出巷道,确认只是轻微擦伤时,苏承宗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事故定性为“小型冒顶事故,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按照应急预案,企业在两小时内完成了上报,当地应急管理局的调查组也于次日进驻。他以为这只是一次需要妥善处理的生产插曲,却未曾想,一场针对苏氏企业的风暴,正在地层之外悄然集结。
第二章 流言如煤尘般扩散
事故发生后的第四天,苏承宗正在办公室签署整改方案,秘书小陈敲门的动作显得格外急促。“老板,您看这个……”她递过手机,屏幕上是本地论坛的一个热帖——《惊爆!苏家煤矿发生重大瓦斯事故,数人伤亡被隐瞒》。
帖子图文并茂,虽没有清晰的现场照片,却配有几张模糊的矿车图片,文字描述触目惊心:“据内部人士透露,事故造成五人死亡,企业为逃避责任,连夜转移尸体……”跟帖区早已炸开了锅,有人质疑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人痛斥“资本冷血”,更有人贴出了苏家煤矿近年来的几次 minor 事故记录,将其渲染成“草菅人命的黑煤窑”。
“胡说八道!”苏承宗猛地攥紧手机,指节泛白。他立刻让公关部联系论坛删帖,但半小时后,类似的帖子如病毒般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和行业群里。更让他心惊的是,竞争对手宏远煤业的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条“关注安全生产”的微博,配图正是苏家煤矿的厂区大门,文字间虽未指名道姓,却处处暗示“某家族企业安全漏洞百出”。
“宏远的人在背后搞鬼。”老矿长看着电脑上宏远煤业近期的招标动态,“他们刚在南方电厂的项目上输给我们,现在趁火打劫。”
危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下午三点,第一个客户的电话打了进来。是合作十年的北方建材厂王总,语气里满是担忧:“承宗啊,网上的事是不是真的?我们下个月的订单……你得给我们个准信儿。”
紧接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南方电厂的采购经理发来信息,称“鉴于贵司近期的负面舆情,签约事宜需暂缓评估”;长期供应的焦化厂表示“要重新考察安全资质”;甚至连一些中小客户也纷纷致电,要求推迟发货或减少订单量。
财务总监捧着最新的订单统计表走进来,脸色凝重:“老板,三天内,确认取消的订单已经达到一千二百万,正在沟通的意向订单流失率超过40%。更严重的是,银行那边也打来电话,说要重新评估我们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