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大民富商苏半城> 第110集:初战告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集:初战告捷(1 / 2)

海隅星火:一个家族企业的国际拓荒记

第一章 重洋之外的星火

大西洋彼岸的秋日,梧桐叶被雨水浸得发亮,贴在费城老城区砖红色的建筑墙上。李默站在“李氏环球北美办事处”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玻璃上凝结的水珠。窗外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大道的车水马龙,而办公室里,空气却像凝固了一样,只剩下打印机偶尔吐出纸张的沙沙声。

这是李氏集团海外拓展的第三个月。从祖父辈在岭南小城创办“李氏五金”开始,这个家族企业走过了三代人。父亲李建宏接手后,将小作坊发展成国内知名的精密机械制造商,但他心中始终有个未竟的梦——让李氏的产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李默,作为李家第三代中唯一在海外读过MBA的年轻人,被父亲寄予了厚望,带着一纸委任状和集团半年的预算,在费城租下了这间位于写字楼12层的办公室。

“默哥,德国那家竞品的报价又下来了,比我们低了七个点。”助理陈曦抱着文件夹走进来,眉头紧锁,“他们在欧洲市场深耕多年,客户关系太稳固了,这次‘东部走廊’项目,我们恐怕……”

“东部走廊”项目,是美国东北部几个州联合发起的交通枢纽升级工程,其中核心的智能仓储机械系统招标,对李氏来说是块分量极重的敲门砖。一旦拿下,不仅能带来数千万美元的直接利润,更能打破欧美企业对高端机械市场的垄断认知。但对手是德国老牌企业冯·诺依曼集团,无论技术积累还是本地资源,都占据绝对优势。

李默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的紧张。三个月来,他带着团队跑遍了美国东海岸,参加行业展会,拜访经销商,吃了无数闭门羹。美国人对亚洲品牌的刻板印象,欧洲企业的技术壁垒,还有本地供应商的排外情绪,像一道道无形的墙。为了这个项目,他们熬了无数个通宵,根据美国市场的标准修改设计方案,甚至拉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裔教授做技术顾问。

“低七个点……”李默低声重复,走到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项目参数和竞争对手分析,“冯·诺依曼用的是第三代液压系统,我们的第五代伺服电机系统成本确实高,但能耗和精度上有优势。他们吃准了甲方会优先考虑价格。”

“可我们的报价已经是成本价了,再降就要赔本了。”陈曦急道。

办公室里陷入沉默。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四点,距离投标截止还有最后24小时。李默看着白板上“李氏精密——让精准触达每个角落”的标语,那是父亲亲自定下的企业理念。他想起临行前父亲的话:“默儿,海外拓展就像拓荒,头三脚难踢,但只要站稳了,后面就是一片天。爸不求你立刻赚钱,只求你打出李氏的牌子,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企业也能做顶尖的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