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面色冷酷,身穿银色铠甲,双手抱拳:“袁阁老。末将认为,这些士兵既然公然哗变,还绑了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
“这就是摆明了造反啊。”
“末将觉得,可以使用虎蹲炮,攻击谯楼。散弹的射程50——100步。就可以造成大面积杀伤。”祖大寿语出惊人。
赵率教连忙开口反对:“祖大寿。你这样太冲动了,别忘了这群哗变的士兵,绑了巡抚毕自肃,毕自肃是户部尚书毕自严的亲弟弟。”
“他们手里有人质,我们应该想办法,解救出毕自肃。”
祖大寿冷哼一声,满脸的不屑一顾:“解救?凭什么去救这种蠹虫?他配嘛。”
“袁阁老。毕自肃身为朝廷命官,二品大员。居然被区区几个士兵给绑了,这简直是我辽东军的耻辱。”
祖大寿十分的不满,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袁阁老。末将认为,这样的官员是庸官。没有一点能力,完全就是尸位素餐!”祖大寿语出惊人。
内阁首辅袁可立,面无表情。右手摸着下颌的长髯:“在等一等,圣旨应该...就快到了。”
“先围起来,围而不攻。”袁可立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作出的决定。
毕竟,现在关宁锦防线,是防御建奴后金,最重要的一条路上防线。
上一年,宁锦大捷。建奴的奴酋努尔哈赤,被红夷大炮重伤。随后回到盛京,不治身亡。
换句话来说,建奴经过这场大败,伤筋动骨。最起码这两年,不会来进攻山海关和锦州。
“圣旨到!内阁首辅.辽东督师袁可立,接旨!”
这个时候,一名司礼监的太监王伦,带着两名锦衣卫校尉。
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周围的士兵纷纷退让。
唰——
祖大寿十分的惊讶,看着袁可立。连忙跪了下来。
“臣!袁可立,接旨。”
袁可立面色凝重,郑重其事的撩起甲胄,双膝跪倒在地。
赵率教和周围的山海关士兵,纷纷跪倒在地,伏地叩首。
司礼监小太监王伦,缓缓打开圣旨,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袁阁老,公忠体国.忧国忧民,朕心甚慰。辽东军政大小事务,交给袁爱卿自行处置。朕不会过问,钦此。”
内阁首辅袁可立,缓缓站起身,表情严肃双手接过圣旨:“臣,袁可立。领旨谢恩。”
这是陛下,对于自己的信任啊。
这样的天子,在大明这么多皇帝里面,可以说凤毛菱角。
就连太祖高皇帝也做不到,把军政大权全部下放,交给一个外臣。
袁可立在天启年间,做过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自然是读过《太祖实录》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