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太上的肉身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但他的真灵却在元始的接引下,一点一点地被引出陶罐。令人惊奇的是,那五十道被撕裂的天道碎片,就像被太上吸引一样,纷纷钻进了太上真灵手中的扁拐之中。
此时此刻,太上的状况显然比元始和通天要好得多。这张在关键时刻揭开的底牌,历经了无数漫长的岁月,在太上“无为”的表象之下,默默地牵引着一切,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因素。首先是元始派出广成子接引黄帝,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恶劣的;其次,十二金仙满身的杀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再者,替身应劫之法的残暴也不可忽视;还有那无端伐商的冷酷,以及诛仙剑阵中舍弃面皮的行为,都对局势产生了影响;最后,万仙大阵中残害手足的可耻行径,更是让人对这一系列事件感到唏嘘不已。这些都是红尘之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所发生的事情。太上老君冷眼旁观,将人教的气运当作赌注,孤注一掷地全部押在了这一击之上。正因为如此,他的真灵才能够及时抽身而退。毕竟,真正出手的人是元始天尊,所有的因果都将由他来承担。
从常理推断,阐教在封神量劫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即便童子拿走了封神榜,也不至于导致阐教的破灭。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封神之后,天庭势力逐渐壮大,成为三界之一,而包括阐教在内的三教却都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截教的战败和销声匿迹,或许还可以勉强解释为其在战争中失利,从而一蹶不振。而人教仅有玄都一人,且玄都一心修道,对世俗之事毫不关心,所以选择隐匿起来,这也说得过去。
但是,阐教却不同。他们耗费了大量的心思,甚至建立起了“天子”体系,本应在收获成果的时候大放异彩,可他们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集体消失,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
太上总是能够在各种情况发生时巧妙地顺应局势,这种能力让人惊叹不已。而三清之间的默契更是如此深厚,仿佛他们彼此之间的心灵是相通的。
就在此刻,太上踏出了紫霄宫的地界,他手中紧握着那根扁拐,毫不犹豫地将其横在胸口。紧接着,他运用自己强大的神识,与天道建立起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