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打趣说:“经理,要不要叫几个后厨小伙子来帮忙?万一杨师傅又钓上大鱼呢?”余经理毫不犹豫答道:“当然要!”“物以稀为贵,只要杨师傅有,我就不怕。”
他略显惆怅,低声说道:“大鱼难得一遇,哪能如此轻易得手?”
张师傅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对经理说:“听说杨师傅的厨艺堪称一流。”
经理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但杨师傅连炊事员的资格证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掌勺。”
张师傅着急起来:“让他去考嘛!”
经理苦笑:“你以为我没试过?他总是担心家庭,不肯考。”
两人正在发愁时,杨建设匆匆赶来,兴奋喊道:“快!有大鱼!”
余经理猛然站起,急促吩咐张师傅召集人手。
杨建设径直冲向后厨,拎着沉重的大洋桶健步如飞,看得经理目瞪口呆。
后厨的年轻人想帮忙,却发现这桶远比想象中沉得多,费尽力气也提不起来。
杨建设坚持要返回搬普通鱼,被经理拦住:“杨师傅,这些事交给他们就好,到我办公室喝茶吧!”
昨晚我那儿刚好收到一包好茶。” "您一定要尝尝!" 杨建设欣然应允。
天气愈发寒冷,在什刹海待了两个小时依旧寒意刺骨。
余经理热情地泡了茶:"这是明前龙井,是别人送的珍藏。” 杨建设顾不上这些讲究,只想暖身,但余经理的好意他也欣然接受。
细细品味后,茶汤柔和,回味甘甜,他不禁赞叹:"好茶!"
正说着,一人裹挟冷风闯入办公室。
余经理以为是玉华台的人,定睛一看却是**处的张谦。
他的脸瞬间沉了下来,最近他对**处的人特别敏感。
杨建设原本是采购员,干得不错却被强行调到**处,余经理至今懊悔自己当初为何轻易答应。
要是杨建设继续留在这儿,即使什刹海结冰两个月又有何妨?让他闲着也比被调走强。
而且杨建设手艺精湛,若能考取炊事员证书,玉华台就能重现昔日盛名。
可惜呀!
前几天余经理找领导谈话,挨了一顿骂。
此刻张谦的到来让他更添怒火:"张谦同志,你不在**处跑这儿来干什么?"
张谦喘着气说:"那条鲤鱼,你们玉华台不能收,我们**处需要!"
余经理顿时勃然大怒:"凭什么?!杨建设可是我们玉华台的采购大师傅!"
“他凭本事弄来的这条大鲤鱼,难道我们不该收吗?”
“这做法是不是有点太霸道了?”
张谦一脸苦笑,
“余经理,咱们已经有一条五尺三寸的大鲤鱼了。”
“这六尺长的,是不是该轮到我们了?”
余经理坚决摇头,
“不成,规矩就是规矩!绝不能破!我是玉华台的经理,得为玉华台负责。”
“杨师傅再过十几天就要调到你们**处了,连这点时间都不能等吗?”
张谦悔得肠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