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能迅速成长。”
“可以吗?”
杨建设正色回答:“请处长拭目以待。”
熊初一满意点头:“行了,也晚了,快回去给梁欢和乐乐准备晚饭吧。”
“顺便替我向老太太问好。”
“她的事情,你办得很好。”
“没给父亲丢脸。”
杨建设默默敬礼后离去。
熊初一的话表明了一点——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都逃不过老人家的注视。
只是基于**处处长的独特身份,不便直接干预罢了。
杨建设心中回味熊处长的话,内心笃定:
空间食材变现的日子,近了!
出名要趁早,这话杨建设深信不疑。
他觉得,自己本应在更早的时候就崭露头角,而不是蹉跎至今。
可惜当年不懂这个道理,被一群热心的大姐围着说媒,耽误了不少时间。
要是早点出名,还会发生这种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今的杨建设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他捕获了一条六尺长的鲤鱼,这可是个大新闻,在古代这算得上是祥瑞之兆,绝对引人注目。
不仅单位里的同事知道了他,连隔壁单位的人都认识了水产科的杨科长。
杨建设心情极佳,但这并非因为熊处长提到的接班话题。
他并不热衷于官场之路。
让他开心的是,通过空间食材的变现,能帮助更多人解决温饱问题。
骑着三轮车回家的路上,他悠然自得。
聋老太太关心地问:“乖孙,你遇到好事了?”杨建设回答:“今天接到任务,钓鱼时意外钓到一条大鱼,领导还给了奖励。”老太太听后很高兴:“完成了任务就好。”她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任务本身,至于奖励,不过是额外收获。
杨建设调侃道:“您都不好奇领导给了多少?”老太太自信地说:“领导对你肯定不错。”杨建设由衷夸赞:“奶奶真聪明。”老太太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我这孤老婆子,一直靠郭嘉照应。”
“郭嘉连我都顾着,绝不会亏待你们。”
娄晓娥好奇地问:“建设,领导给了你什么奖励?”
杨建设笑着答:“没什么!就一百块钱,外加二十斤肉票。”
娄晓娥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在那个五块钱就能撑起一家人生活月余的时代,一百块钱可不算少,更何况还有肉票。
肉票对许多家庭来说,意味着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杨建设没有回应,只是继续煮饭。
他切排骨时动作利落,准备炖排骨莲藕汤。
秋冬时节,这汤最是滋补暖心。
对他而言,不仅是为了改善饮食,更是为了驱寒。
娄晓娥本想反驳,却一时语塞。
杨建设的话让她恍然大悟:对别人来说,一百块钱已属巨额,但对杨建设这种家庭背景的人而言,或许真不算什么。
梁欢即使面对这笔钱,顶多高兴一阵,绝不会过度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