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凡事过犹不及。
这次拿出的这批地瓜酒已是极限。
再多,他说不出口。
这五六十万斤地瓜酒已严格按照大棚产量计算。
杨建设虽有随身空间,
他确实可以轻松拿出更多物资。
但那样难免引起怀疑,怕是又要被请喝茶了。
杨建设行事虽张扬,常有惊人之举,
比如钓鱼。
别人一条都抓不到,他却能不断收获。
这自然得益于随身空间。
若有人质疑,得知他乐于分享经验与技巧,
也无从反驳。
最关键的是,
那些向他学习的人真能在实践中应用,提升成果。
想要质疑的人见到此景,又如何质疑?
这就是不同之处。
再如杨建设为张谦供应蔬果。
他总能提供最优选择。
甚至包括瓜果。
当然也会有人起疑心。
杨建设早有计划,还提出搭建蔬菜大棚的建议。
他利用随身空间的能力,轻松将大棚复制出来。
旁人只能感慨他的吃苦耐劳精神,毫无挑剔之处。
实际上,杨建设凭借随身空间的帮助,在合理范围内获得了诸多益处。
放下手中的事务后,杨建设对四人说道:"酒就交给你们了。
只要不醉,随意饮用即可。
大棚里有蔬果,想吃便自行采摘。
无需我多言吧?"四人目光转向熊初一,以往杨建设让他们取物时,他们照做即可,毕竟杨科长每次都会带来大西瓜,且总备有食材。
可如今,他们不敢轻易行动,因为杨建设的形象已根深蒂固。
当木板被掀开时,四人震惊于地下隐藏的秘密,对大棚的重要性有了全新认知,甚至联想到秘密基地。
熊初一责备他们:"看我作甚?听杨科长吩咐行事,别无他法。”四人齐声应道:"是!"杨建设靠近熊初一:"熊叔,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尝尝这锅菜。
这是黄经理和余经理特意送来的。”他又问四人:"两位经理带来的东西是否丰富?"
四人迅速回应:
“够多了!”
“足吃三天。”
杨建设满意点头:“这样才好。”
熊初一脸露疑惑:“这么早,就想吃饭?”
杨建设低声说:“梁欢怀孕了,我得回家准备午饭。”
“干脆在这儿一起吃了。”
“熊叔,一起看看这儿的饭菜合不合胃口。”
熊初一惊问:“梁欢怀孕了?”
“这可是大事,让嫂子过去指导她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