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上前一步,奏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有可取之处。臣以为,可将这些计策综合运用。先派细作探查敌情,同时增派援军固守边关。待时机成熟,再分兵出击。"
苏威接着说道:"李德林大人所言极是。不过,粮草供应至关重要。臣建议在沿途设立中转站,确保军粮及时送达。"
杨国奇则补充道:"除此之外,还需安抚边境百姓,组织民团协助防守。军民一心,方能抵御外敌。"
宇文阐认真听完三人的建议,点头道:"三位爱卿所言极是。就依此计行事。王太傅,你负责调配粮草;崔太师,你负责挑选将领;李司寇,你负责联络周边部族;郑御史,你即刻启程前往边关。杨卿家,你与李卿、苏卿统筹全局。"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散朝后,李德林、苏威、杨国奇三人并肩走在宫道上。春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增添了几分暖意。
"今日朝堂之上,群臣如此踊跃,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苏威笑着说道。
杨国奇点点头:"废除连坐之刑,果然是一步好棋。没了后顾之忧,群臣自然愿意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
李德林却神色凝重:"这只是开始。土欲浑此番来势汹汹,我们还需谨慎应对。边境战事瞬息万变,切不可掉以轻心。"
"公辅兄所言极是。"苏威正色道,"不过有陛下的信任,有满朝文武的支持,我等定能化险为夷。"
三人相视一笑,继续向前走去。在他们身后,太极殿的飞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这个新生王朝的光明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按照既定策略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王太傅亲自坐镇粮草调配,确保前线供应不断;崔太师精心挑选将领,组建精锐之师;李司寇四处奔走,成功联络了多个部族;郑御史则日夜兼程,赶赴边关督战。
而李德林、苏威、杨国奇三人,更是每天都要在政事堂商议军情,处理政务。他们既要协调各方关系,又要把握战略全局,常常忙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