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刚歇,国子监的朱漆大门在初阳下泛着暖光。
文帧秋立于明伦堂前的青玉阶上,晨风拂动她杏色官服的广袖,腰间青圭戒尺在走动时发出清越的碰撞声。
三百学子端坐堂下,鸦雀无声——这些镜花遗民的后裔们仍保持着千年古礼,发髻束得一丝不苟,案头整齐摆放着《周礼》《乐经》,只是眼中藏着掩不住的求知与困惑。
"自今日起,国子监改制。"
戒尺敲击紫檀案几的脆响惊飞檐下麻雀。文帧秋手腕轻转,戒尺尾端的五色丝绦突然无风自动,赤、青、黄、白、黑五色流光在空中交织成"礼、乐、射、御、书、数"六个篆字。学子中传来压抑的惊呼——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开场。
"诸位学子且看。"文帧秋侧身让出视线,身后垂落的星纹绡帘幕突然亮起。只见绡上浮现出一幅巨大的"六艺星图",二十八宿的银线将天穹分割,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竟分别对应着天干地支的方位。更奇妙的是,每个星座旁都浮动着相应的器物虚影:角宿旁悬着编钟,亢宿畔列着弓矢,氐宿下铺展竹简......
"礼者——"她指尖点向心宿方位,那颗红星突然大放光芒,"非跪拜叩首之形,而在敬天爱人之心。"随着话语,星图中浮现出种种景象:农人祭天时捧起的第一把新谷,将士出征前对家国的叩拜,甚至现代学堂里师生互致的鞠躬礼。最后一幕定格在苍梧书院旧址——十位穿越者初见时,彼此郑重的拱手。
堂下开始骚动。一个胆大的学子突然站起:"祭酒大人!这与《周礼·春官》所载的礼制似乎多有不同?"
"问得好。"文帧秋不慌不忙将青圭戒尺横置案上。只见尺身渐渐软化延展,竟化作一柄通体碧玉的七弦琴,琴轸上还缠绕着那五色丝绦。"今日第一课,我们不论《周礼》,先问诸位——"她右手虚按琴弦,"何为'乐'?"
未等回答,琴弦自振。第一个音符跃出时,檐角悬挂的铜铃齐齐共鸣。这旋律全然不同于《韶》《武》的庄严肃穆,起调如清溪跃涧,转承似松涛过岭,高潮处竟有金戈铁马之音,最终又归于雪落棠梨的静谧。最奇妙的是,随着乐曲进行,星图上的器影开始重组——编钟旁浮现钢琴轮廓,弓矢边映出火铳虚影,竹简上流动起电子文字......
学子们瞳孔震颤。他们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可当副歌段的笛声响起时,不少人下意识跟着轻哼——这旋律仿佛早已刻在血脉深处。后排有个少女突然泪流满面,她说不清为何哭泣,只记得梦里常有相似的笛声。
曲终时,一片棠梨花瓣凭空飘落,正落在琴徽之上。文帧秋拈起花瓣轻笑:"此曲名为《棠梨煎雪》,取意'君子和而不同'。"她忽然将花瓣抛向星图,花瓣穿过虚影的刹那,六艺星图轰然扩展,化作一幅浩瀚的文明长卷——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到敦煌壁画的飞天乐舞,直至现代交响乐团的演奏场景,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