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秦国上下沉浸于霸业初成的喜悦之时,陈渊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眼前的辉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同黎明前的曙光,虽带来希望,但也预示着黑暗尚未完全消散。时空涟漪背后隐藏的危机,犹如高悬在秦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给秦国乃至整个时空秩序带来灭顶之灾。
陈渊回想起那些因时空涟漪而出现的异常现象,心中忧虑难消。从最初“2024年高考真题宣传单”在咸阳城莫名出现又神秘消失,到后来街道上浮现现代交通标识,每一次时空涟漪的出现,都让他感受到时空秩序的脆弱与不稳定。尽管系统能够及时清理这些异常,但他明白,这只是暂时的缓解,问题的根源并未得到解决。
他推测,时空涟漪频繁出现可能与系统工业化加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系统科技在秦国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对时空秩序的影响或许也在不断加剧。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起初只是泛起小小的涟漪,但如果不断投入更大的石子,湖面必将掀起惊涛骇浪。而目前秦国系统工业化的进程,就如同不断投入更大石子的过程,时空秩序的承受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神秘古籍的现世,更是让陈渊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神秘科技文明与灾难的故事,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真相的大门。其中文字与系统代码相似的逻辑,暗示着当前时空涟漪与系统工业化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因果。这让他对真相的探寻愈发执着,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迎接未知挑战的征程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陈渊深知自己肩负着带领秦国继续前行、化解危机的重任。他决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谨慎的态度,带领秦国在系统工业化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首先,他将加强对时空涟漪的研究。时空监测站作为前沿阵地,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陈渊加大了对监测站的投入,不仅升级了监测设备,使其能够更精准地捕捉时空波动的细微变化,还增派了更多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如同敏锐的哨兵,时刻关注着时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便迅速向陈渊汇报。同时,陈渊组织了一批顶尖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时空研究小组。他们深入分析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试图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时空涟漪产生的规律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