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灿的声音低柔却坚定,像一位送别者的叮咛,也像是一位归人的呼唤。
现场观众早已沉浸其中,有人早已热泪盈眶,有人轻轻哼唱,仿佛在与那段回忆告别。
更有人双手合十,像是在为曾经一起拼搏过的同伴默默祈福。
[It's been a long day without you my friend]
[And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We've e a long way from where we began]
[Oh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When I see you again]
[When I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When I see you again]
[……]
歌声进入尾声,舞台光影缓缓拉远,苏灿的身影在夜色与星光之间渐渐模糊。
他的最后一句低声呢喃,如同一封未寄出的信,藏着千言万语,却只留下一句“再见”。
鸟巢观众席上,一片沉静,却涌动着汹涌的情感暗流。
一个小女孩紧紧攥着妈妈的手,眼里噙着泪,却倔强地不让它掉下来。
她或许还不懂歌词背后的全部含义,却能真切感受到那是一种关于“失去”与“等待”的情绪——温暖,又心酸。
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子悄然摘下眼镜,用衣角轻轻拭去眼角的湿意。
他的妻子依偎在他肩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握着他的手。
两人就那样静静地望着舞台,仿佛沉浸在某段熟悉的告别画面中。
在外国观众区,有人默默鼓掌,有人紧握拳头,眼眶微红。
语言或许不同,但那句反复吟唱的——“When I see you again”,却像一把钥匙,悄然打开全世界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