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青云回贤王府,如意递了一封信来,拖拖拉拉好久才敢告诉单青云,“主君寄信来了。”
那信封单青云很熟悉,是单府惯用的,平日里有什么消息,都是用这样的信封发出去,她在道府的时候,最常接到的就是这样的信。
“放着吧。”她没有打开信封的想法,吩咐如意放在一边,如今只想着众生皆苦,祈求早日解脱。
南国的日子,非常简单。
每日清晨开门,李容俊就在门口,雨天撑着伞,雪天披着衣,他们一起用过早饭,李容俊亲自送单青云上山,等她到了宝性禅师的禅房坐下,他便走了,日落时分再来接人。
他再也没有捣蛋过,总是离得不太远,也不太靠近,就在不近不远处等着,候着。
春来夏往,秋去冬回,一晃五年。
宝性禅师的课早就讲完了,单青云依旧日日上慧周山,帮助宝性禅师料理事物,开坛讲经,施舍穷苦百姓,诸事都由她来操办。
大智寺众僧也熟悉了单青云的存在,除了不在寺里留宿,她与僧人并无差别,诵课念经,吃斋供佛。
春日里百花盛开,异于往常,南靖皇帝特意在中州京办起了万花宴,要求各司衙门都采买鲜花摆上,大智寺也响应皇帝号召,将山里的野花移到盆栽里,摆到殿前供百姓观赏。
单青云早一天就和寺里的僧人摆好了花类,第二天清早请宝性禅师观花,宝性禅师未出房门,便对单青云说:“寺里的徒弟会陪我去,今日,你去城里看看花,不必在寺里。”
“师父,城里的花,寺里的花,又有什么区别,都是花罢了。”
“叫你去你就去,休要打反口。”
单青云被师父训了一句,只好下山去,平日里都是李容俊送上山来,从大智寺去中州京,她的确不怎么熟悉路途。
就这么悠悠荡荡地走路下山,后面有一辆马车的铃响起,单青云让到一边,等马车过去,那马车罩着茄皮紫的盖,却在她身边停了下来。
一位束高发的公子撩开帘子,看到单青云先有一窃喜,随后问道:“这位公子要往哪里去?如果顺路,小生可以送公子一程。”
单青云的注意力被他那只细长白嫩的手给吸引,他撩开车帘的时候,手若兰花,颇有柔情。
“我要去中州京,不知是否顺路?”
他嘴角弯弯笑开来,说道:“小生这便是要回中州京去的,公子请上车吧。”
车前的小厮跳下来,将马凳放在地上,单青云上了马车,这车厢里飘着一股玫瑰香味,那位公子穿着艳黄的鲜衣,也不是盘腿而坐,是并着膝盖侧身坐着的,见着单青云还有些娇羞,微微颔首,顾盼之间居然有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