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看到了长虹另一端,林羽的一生。
那是一个与他截然不同的世界。
没有战马嘶鸣,只有钢铁洪流的喧嚣。
林羽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青年,在一座名为“城市”的巨大钢铁丛林中生活。
他最大的爱好,便是翻阅那些泛黄的史书,沉浸在千年前的烽火狼烟里。
他对一个名为“关羽”的古人,有着近乎偏执的敬仰。
画面流转。
在一个深夜,林羽合上《三国志》,双眼通红,拳头紧握。
屏幕上,正是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身首异处的结局。
一股无法抑制的愤怒与不甘从他胸中喷薄而出,他对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近乎失声地嘶吼:“若我在此,必不至如此!”
那一念,纯粹到了极致。
没有对功名利禄的渴求,没有对权势地位的向往,只有一个卑微而又宏大的愿望——改写一个英雄的命运。
正是这股人间至纯的“不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竟意外地引动了天地间某种不可言说的异变。
那个冰冷的“系统”,并非天外飞仙,而是响应这股执念而生的“果”。
它选择了关家血脉的守护者,九十九代人的轮回守护,如同薪柴,不断加固、放大着林羽最初的那一声呐喊。
每一代关家后人,在临终前对先祖的祈愿与守护,都化作了滋养这颗执念种子的养料。
直到关兴这一代,种子终于破土而出。
“原来如此……”关兴立于长虹之中,喃喃自语。
他眼中的敌意与警惕,缓缓化作了然与复杂的情绪,“你不是机缘的起点,你……是这人间千年不甘的回声。”
他明白了。
林羽不是入侵者,他们是同一份执念的两面。
林羽是因,他是果;林羽是愿,他是行。
想通此节,关兴再无迟疑。
他盘膝坐于青金长虹的中心,那位置,正是两个时空法则交汇最为猛烈的风暴眼。
他将沉重的青龙偃-月刀横于膝上,以这柄见证了无数忠义与杀伐的绝世神兵为轴,闭上了双眼。
他的神念,如涟漪般扩散开来,不再局限于战场,而是笼罩了整个天下。
他感应到的不再是敌人的杀气,而是散落在人间每一个角落的,与他手中之刀“共鸣”的意志。
那是守城老兵手中磨得发亮的佩刀,是乡间铁匠炉火中淬炼的朴刀,是侠客腰间仗义行侠的长刀,是寻常百姓家中用以防身的柴刀……每一柄刀,无论贵贱,无论形制,只要其主人的心中曾有过“守护”的念头,此刻都发出了微弱却坚定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