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网游小说>译电者> 第208章 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研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研发(2 / 2)

三、风暴中的数据战

12 月 25 日,太阳风暴突然爆发,电离层骚扰指数(SSI)飙升至 9 级。正在调试的短波接收机瞬间被噪声淹没,示波器上只剩杂乱的波纹。小刘顶着狂风冲进天线场,发现增益控制器因低温失效,立即解下军大衣包裹设备,用体温维持元件工作温度。

“记录干扰脉冲间隔!” 老陈在帐篷内大喊。小刘趴在雪地上,用秒表测量到干扰信号的脉冲周期为 1.2 秒,与太阳耀斑爆发的 X 射线监测数据完全同步。这个发现让团队意识到:自然干扰与敌方干扰存在时间上的关联性,敌方很可能在利用太阳风暴进行 “噪声掩蔽”。

四、帐篷里的相位战

风暴稍歇,团队立即召开 “雪地研讨会”。小刘提出 “导频辅助相位锁定” 方案:在发射端插入独立于信息信号的导频载波,接收端通过锁相环提取相位信息,即使主信号被干扰淹没,仍能通过导频重建载波。老陈盯着小刘手绘的原理图,突然想起 1953 年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在坑道里用矿石收音机捕捉微弱信号的场景 —— 核心都是 “给信号留一盏灯”。

但在验证时,导频信号自身也受到干扰。小刘带着技术员老王,用搪瓷缸制作屏蔽罩,将导频发生器包裹在含铅的内衬中,成功将导频信噪比提升 3dB。这个土办法后来被写入《极端环境设备防护规范》,而小刘的笔记本上,那个画着搪瓷缸的原理图旁,标注着 “向坑道通信兵致敬”。

五、黎明前的调谐

1959 年 1 月 5 日,改良后的 “导频辅助跳频系统” 迎来终极考验。小刘守在接收机旁,看着信号指示灯在干扰间隙顽强闪烁。当敌方干扰准时在 21 点启动,系统自动切换至备用信道,导频信号像灯塔般指引着解调过程,误码率奇迹般降至 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