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说:“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受到了什么不公,还是愿意通过投诉,而不是通过司法体系来解决,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他们还是在渴望遇到一个什么像包拯那样子的青天大老爷,来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苏南说:“同样的,经理也把自己的兴衰荣辱寄托在他们的上司身上,某些经理因为得宠于上司,就可以青云直上;反之,某些经理也会因为得罪上司,而被打入另册。翻遍二十五史,里面的兴替都是这种模式的。忠于某个家族的臣子被褒扬,背叛某个家族的臣子被贬抑。而知识分子们又大多是以二十五史上的记载作为他们行为模式的样板的。这种混淆的模式就成了经理们的固有的思维模式。”
傅华说:“对,早在启蒙运动时,西方人就严格划分了公私的界限,英国首相威廉皮特那句“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就明确的划分了公私的界限。这早就被国际公认的原则,可惜一直没有被我们的经理们接受,到现在还有不少以公权力名义侵犯私人权利的例子。”
苏南说:“对啊,现在一些强制拆迁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些经理们虽然打着为了城市建设的旗号,骨子里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业绩。这就是一种权力私有化的表现,他们以为靠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
傅华笑笑说:“这些现象是有的,不过这个社会整体上还是在进步的。”
苏南笑了,说:“傅华啊,你不亏是经理,没有忘了你的经理立场。”
傅华笑笑说:“我说这个是事实啊,你看最近出的那些事情,多少经理受了处分,这就是一种进步。”
刘康笑笑说:“不管怎么说,就我和苏董这些商人的感受来说,某些不法的行径还是大量存在的。”
傅华说:“那只是说明这个经理层队伍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苏南看了看表,笑着说:“刘董啊,你别跟傅华争了,争也争不出什么结果来的,我们是来吃饭的,可不是跟他来吵架的。”
刘康笑了,说:“我倒不是想要跟他争出个什么结果来,只是争争,热闹一点。好啦,到时间吃饭了,我们下去吧。”
三人就下去了海川风味餐馆,餐馆里有刚运到的新鲜的鱼,傅华就让厨房清蒸了,又点了一些文蛤之类的海味,三人开始坐到一起喝酒。
刘康坚持要喝二锅头,苏南不习惯喝这么烈的酒,就自己开了瓶红酒,让傅华陪着刘康喝二锅头。
喝了几口之后,刘康问傅华:“傅华,你们海川生产中心最近很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