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这样子,金达却也并没有做什么,他是想维持一个跟张林合作无间的局面的,因此也不想去搅乱张林在人事方面的布局。但现在这个态势似乎并不是金达想要的样子了,张林似乎并没有理解他的苦心,反而开始刻意防备起他来了。不用说,张林一定是把他归于跟孙守义一派了,甚至可能张林会把孙守义做的一些事情,都认定是他在背后指使的呢。
这对金达来说,可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虽然金达对孙守义跟他说张林去省公安部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也能大体猜测出个七七八八。在台面上混的这些人,心都是七窍玲珑的,谁也不是说就比别人聪明多少,但谁也不比谁笨。这种把戏大家都玩过,也就没什么看不透的了。估计孙守义也不是不知道这么做骗不了他,但孙守义仍然这么做了,这里面就有些阳谋的味道了,也许孙守义是在告诉他,你别做什么骑墙派了,人家根本就不认为你是中立的。
确实也是啊,孙守义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以生产中心的名义在做的,就算自己认为自己是中立的,张林也会把事情算在自己头上的。现在事态的发展也表明了张林确实也是这样子认为的。如果这样子的话,张林要打击孙守义的时候,必然会先来打击他金达。
金达开始觉得需要重新权衡目前的局势,也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立场了。
既然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认为是中立的,那他就只好选边站了。金达心里明白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他都是没有立场去跟张林站到同一阵线去的。
因为即使现在站到张林那一边去,张林也是不会就认为他是真心实意的,仍然是会怀疑他的意图的。而且如果任由张林的意志主宰了海川生产中心整体的话,那他这个总经理就会沦为张林的附庸,这样子实际上并不利于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的。
综合各方面考虑,剩下来的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跟孙守义站到同一阵营去。那下一个问题就产生了,跟孙守义站到同一阵营去,谁来做这个阵营的主导人物呢?让孙守义做主导,自己在侧面呼应他,这倒是一个安全的做法,但最后如果有什么好处的话,得利最大的肯定是孙守义,而如果产生了什么坏处的话,他这个总经理却要负上主要的上司责任。这么做显然只会好了孙守义,对他也却并不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