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看着冯玉清说:“冯总啊,您既然提到了胡俊森,有件事情我倒是想要问一下您,在我看来,胡俊森也算是职场上少有的人才了,这一次您怎么就任由他辞职,也不尝试着挽留他啊?”
“你这家伙这是想干吗,想两面做好人啊?你可别忘了,邵依玲能够成为海川生产中心的代总经理,你可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会造成胡俊森的辞职。”
“你的小良心是不是又不舒服了?傅华,你这就是自找烦恼了,胡俊森要辞职,是他自己的选择,与你有什么关系啊?至于我为什么不挽留他,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挽留的必要。”
傅华愣了一下:“为什么啊,就我看来,胡俊森比方达集团管理层上的很多人都有能力的多,就算是您觉得现在不适合让他成为海川生产中心的总经理,您也可以把他换到别的分公司做管理者的,我真的觉得他的离开对方达集团来说是一大损失。”
“也许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致的吧,基于三点原因,我不能挽留他。第一点是他提出辞职的时间点很不好,他选在了邵依玲成为海川生产中心代总经理这个时间点上提出了辞职,其中蕴含的意味是他对方达集团总部选择邵依玲做海川生产中心总经理很不满,借辞职来要挟集团总部。”
冯玉清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胡俊森的辞职的话,那不论是谁处在她的位置之上,也是不会挽留胡俊森的。因为如果此时把胡俊森调到别的分公司任职,别人就会认为这是胡俊森要挟得逞。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别人也会有样学样仿照胡俊森提出辞职的。
冯玉清是一个强势的人,强势的人自然不会接受被下属要挟的这种情况了。
“第二点是,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胡俊森这个人虽然有才,但是性格中有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不善于协调跟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你要知道,现在的生产中心工作单凭个人英雄主义是做不好的,协调好跟周边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上,邵依玲比他要强的太多,这也是我选了邵依玲的主要原因。”
“第三点是我发现胡俊森这个人有点太急功近利了,多少懂得一点职场运作的人都应该明白,邵依玲成为海川生产中心代总经理之后,胡俊森的位置肯定要动一动的,要不然邵依玲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下去的,我正在思考胡俊森去什么地方任职比较合适呢,这家伙却一点耐心都没有,直接就跑来方达集团总部辞职了。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让我放心的把重要的岗位交给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