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傅华就不一样,这个穷苦工人家庭出生的人,虽然在职业生涯之初得到过曲炜主管经理的支持,但是却没有靠曲炜的支持在职业生涯上发展,反而跳出了海川生产中心,跑去天都创出了一番天地。相对来说,傅华比起其他人来说,更为有才能,也让自己活得更加自由一些。
这也是束涛在刘小光命案一发生就找上邵依玲的主要原因。单独的一个邵依玲根本就没有能力跟赵公复斗法的,如果加上了邵依玲身后的傅华,情形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而且傅华跟海川生产中心现在台面上的这些头面人物中,跟赵公复是交际最少的,没有什么证据表明这两人还有过什么交情。赵公复成为总经理的时候,海川生产中心天都生产分部的功能已经弱化了很多,天都生产分部也是在赵公复手中被撤销的。某种程度上说不定傅华心中对赵公复还有看法呢。
从另外的角度讲,刘小光这个案子想要得到公正的解决在海川法律系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跳出海川到东海方达集团总部甚至去天都,而方达集团总部或者天都傅华都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把邵依玲拖进这件事情来,也是为了把傅华拖进来的。
对邵依玲的拒绝,束涛并不意外,如果邵依玲上来就兴致勃勃的要跟他联手把事情闹大,他反而会看不起邵依玲的。职场从来都是高智商者之间的精算游戏,参与者基本上每走一步都是经过精算的。而想要在这个游戏中取得胜利,第一步并不是要如何算计着去赢,而是如何让自己不输。
保存自己实际上是这个游戏参与者们的第一要务,这就像是一个进入股市的股民的。首先想的不是大杀四方去赢得更多的金钱,而是如何保住他的本金。保住了本金还有未来,还有参与游戏的机会,如果本金都蚀光了,也就只能出局了。
那些要为什么正义去抗争,或者上来就冲动的想要怎么怎么去做的人,往往都是些职场新兵,稚嫩得很。只有那种善于保全自己,谋定而后动,稳扎稳打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现在邵依玲答应他可以谈谈,说明这个精明的女人还是有入局的想法的,这对束涛就已经足够了。其实他找邵依玲入局的最根本的想法并不是想让邵依玲帮他出面怎么去对付赵公复。
当然了,邵依玲能够在对付赵公复方面对他有所帮助会更好的,如果邵依玲在这方面帮不上忙或者不愿意出手也是无所谓的。他需要邵依玲做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希望邵依玲能够承诺他在赵公复倒台之后,对他的城邑集团有所照拂。
高明的棋手下棋往往不会走一步看一步的,而是走出一步之后看到后续三步四步甚至五步的棋路发展。现在束涛已经下定决心要扳倒赵公复了,但是如果扳倒了赵公复,好处都被别人得去了,那他岂不是费了半天劲最终却换来一场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