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着一种毫不含糊的得意,毕竟这可是她找的人。
郑大姐又一次被震惊到了。
她心中暗想:
自从周建国进入供应组后,自己就一直在被意外之事冲击,这家伙真是厉害,总是能带来些意想不到的好事。
她拿起一根黄瓜,仔细观察一番,又与其他黄瓜对比大小。
放下后。
接着拿起番茄,也简单检查了一下。
最后看向周建国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
“**等。”
“最重要的是,这些菜看起来就像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
“太厉害了!”
听罢郑大姐的话。
林玉兰愈发感到如释重负。
这个让她头疼的问题终于解决,在物资组也没多说。
货物顺利入库。
林姐对周建国充满感激。
随后拿出两张购物券递给他。
这些都是供应组之间的互助行为。
直接给钱显得太过世俗。
日后若还需彼此协助,反而增添麻烦,因此为了表示谢意,通常送些小物件。
大不了日后归还这份人情罢了。
周建国也十分高兴。
别人是用供应组的资金去买货,而他则是用供应组的资金来这里换货。
这种 ** 级别的货品。
价格与市场相差甚远。
这不仅给了他变现的机会,也让人记住了他的好。
一箭双雕的事情。
况且。
他也察觉到林玉兰的资源网络。
好几吨食用油,她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要是他自己来处理这类事情,根本做不到,说不定将来自己接到了类似的采购任务,还得找人帮忙。
算了算上午的收入。
周建国笑了。
鱼是以每条8元的价格购入的,总共就是160元。
再加上之前卖出的一些不合格的鱼。
加起来已经超过200元。
这些黄瓜和番茄的价格也高得离谱,甚至超过了肉价,一斤就要1.5元,一斤的价值相当于两斤肉。
也只有这种 ** 的宴席才消费得起。
不过想想也是。
这寒冬腊月的。
要是桌上没有一盘黄瓜,肯定比不上一盘红烧肉来得体面。
这样一想。
黄瓜和番茄比肉贵也能理解。
永远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这样合计下来。
清晨时分,东山厂区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小张手里刚数完昨夜加班的工钱,整整两百九十多块,这对他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还攥着两张手表券和厚厚的一叠工业券,心情格外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