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当即也不藏着掖着,立刻让随行的同事把资料摆开,开始给吉平市的诸位刑警讲起自己这边这些年和毒贩打交道的经验。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饭点,汪新也都把自己办案心得讲了个七七八八。就在他准备宣告结束的时候,办公室门突然被打开,然后进来一个熟悉的面庞笑着说:“不愧是当年交流大会的佼佼者,这水平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啊!”
汪新一愣,眼瞅着对方十分熟悉,但是一时半会儿愣是没想起对方是谁。
进来的刑警见汪新一直在辨认自己,也不装神秘,立刻说道:“我看看怎么个事儿?汪大队长连我都不认得了?我是汪晓松啊!”
汪新猛地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说:“汪晓松?居然是你啊!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你了啊!”
眼前人正是当初东三省警校生学术交流会中认识的吉平市警校的代表学生汪晓松,进门前一直瞅自己的那名刑警也是吉平市警校上次参会的学生之一。
数年不见,对方都变了模样,两人互相拍拍肩膀以示友好。汪新笑道:“这来之前还心情忐忑呢,毕竟第一次来这人不生地不熟的城市,结果没想到还能碰到你们!”
汪晓松立刻做出嫌弃状:“你可拉倒吧,我们这些当地土着毕业了能去哪里?不就在这一亩三分地晃悠,你可倒好,居然还担心没有熟人?我看你是彻底把我们给忘了,找时间必须罚你几杯!”
几人寒暄完毕,继续聊起案子的事情。
汪晓松现在已经是刑警队的支队长,他拿出几张照片贴在黑板上,敲敲照片说:“这个戴金镏子的生意人非常警惕,我们的人这两天一直在关注他常出现的地方,可惜竟没能拍到一张清晰点的。我们的人都只能离得远远的拍摄,担心离得太近会引起嫌疑人的警觉。”
汪新严肃地说:“你们的做法是对的,去年哈城那边也出现了毒贩的踪迹,当地警方去做调查,有两位同志被毒贩暗算,对方有枪法很好的好手,狡猾程度也远远超过当地毒贩。你们要是离得太近,再加上菜市场那边人多眼杂,一旦惊动对方,很容易对百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事必须好好规划,否则我们的人的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汪晓松说闲话的时候很俏皮,说正经事的时候却很郑重。
众人探讨着抓捕计划,汪晓松仿佛想起了什么,扭头问靠在铁炉子边取暖的老刑警:“袁叔,我记得您手下有个线人,之前一直在菜市场附近小偷小摸的,现在他还在那儿吗?”
刑警老袁想了想,回答道:“好像是有,对了,你看我这记性,那小子出狱后发展成了我的线人,就没再干小偷小摸的了,据说是在那附近架了个摊位,他老婆看着摊子,他去外面挑着货卖,基本不露脸。”
汪新接话:“不露脸?那正好,他要是经常露脸还挺麻烦,晓松,你是不是想让线人想办法跟嫌疑人接触上?”
汪晓松冲他竖起大拇指:“没错,咱俩想一块了,这事儿我觉得咱们不能操之过急,得想办法让这个线人跟金镏子对接上,先接触几天,等咱们这边佯装上瘾了,找他采买的时候再将他逮住。”
“行,那咱们就这么试试!”汪新点点头说。
北关菜市场一个偏僻的小摊位,一个女人坐在摆满小玩意儿的摊位后头,一个小男孩正在她旁边蹲着玩小汽车,自娱自乐。
这时,两个男人走到摊位前,面容却是汪晓松和汪新。老袁的脸太熟了,在菜市场的辨识度有点高,大家一致认为让汪新他们先去固定摊位跟线人的家属先搭上话,然后再让老袁出面去找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