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前一后入内,跪拜行礼。萧照渊转身虚扶:“起来吧,赐座。”
“李靖那边情况如何?”萧照渊开门见山。
贾诩呈上一份密报:“李靖已经开始逐渐稳定局面。司徒静实际控制了楚国北三州,兵力全部达到了十三万之众。楚帝派去镇压的穆远山折损不少,现在只能退守青兰城,放弃了之前拿下的北三州之地。而且暗组和青鸾合力,暗麟卫袭杀了不少天罚之人。”
“我们的支援送到了吗?”
郭嘉点头:“军械,粮草已经通过镖局转交。静公主回赠了二十匹大楚良驹,说是谢礼。”
萧照渊微微颔首:“现今大周陷入南诏泥潭,大楚因司徒静分裂内耗。我大秦新老更迭已毕,各地粮草军械齐备。西出之机,是否已至?”
贾诩沉吟片刻:“陛下明鉴。臣以为,西出需三思。一则我军内部刚刚换血,还需时间磨合。第二,有消息西域三十六国似乎有联合迹象。他们虽弱小,但联合起来,其力不容小觑。若他们针对大楚,那司徒静处境不妙。三则...”
“三则什么?”萧照渊挑眉。
“三则,司徒静未必长久。”贾诩意味深长,“司徒静虽牵制楚帝,但她毕竟势单力薄。若周楚达成协议,楚帝调动全国之兵先除内乱,那我大秦西出之际,恐两线作战。”
萧照渊眼神微动:“奉孝,你以为如何?”
郭嘉拱手一礼:“臣与文和看法略异。西域三十六国貌合神离,可分化瓦解;北境有白起将军坐镇,足以抵挡大周与大楚。更何况司徒静有李靖等人相助,楚帝一时半会也奈何不得。”
萧照渊唇角微扬。郭嘉继续道:“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大周。南诏战事虽拖住周军,但其主力并未妄动。若周帝与楚帝秘密联络,二者联手,两线夹击,那我大秦...”
“所以奉孝之意是?”
“先发制人。”郭嘉眼中精光闪烁,“趁周军两线开战,出其不意西出山河关,直取周都。”
贾诩闻言变色:“太冒险了。山河关城高池深,万一久攻不下,周军回援,我军将进退维谷。”
房玄龄沉吟片刻道:“奉孝之言虽勇,但陛下初登大宝,国内虽稳,却仍需巩固。臣以为,可先以精锐之师试探性西进,占据要地,观其反应。若敌无大动作,再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