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绞缠链里的线装书虚影突然飞出些书页碎片,缠住了新旧秤的秤杆;虚拟屏幕符号则喷出些数据流,把乱信手里的实体书糊成了纸团。虚实协调师吹了声口哨,怀里的《虚实认知指南》突然哗哗翻页,从里面飘出些老照片:有古籍修复师用 3D 扫描技术修复残卷的,有程序员在虚拟世界里还原实体古迹的,每张照片旁边都标着 “虚实融合指数”。
“瞧见没?老祖宗早就懂了,实体是根,虚拟是翼,二者相辅相成,” 他把照片往绞缠链里一扔,竟在空中拼出条光路,“现在的问题是,有人把‘只有摸得着的才是真的’刻在脑门上,连远程医疗都觉得是骗人的;有人把‘虚拟世界才是归宿’挂在嘴边,连父母的生日都记成虚拟角色的诞辰 —— 这俩碰在一起,不炸才怪!”
新旧突然按住被风吹起的衣角:“那你说咋办?总不能给实体书装芯片,给虚拟世界贴邮票吧?” 虚实协调师听了乐了,从怀里摸出个老式光盘,把数据往中间导了导:“笨办法,找实体根基点和虚拟延伸区。就像老史官修史,既得用竹简记录真实,也得用传抄扩大影响。” 他突然把光盘往绞缠链中间一扔,光盘炸开的瞬间,蹦出无数 “虚实相生” 的符号,把线装书虚影和虚拟屏幕符号暂时钉在了原地。
乱信赶紧掏出个记满数据的笔记本:“我测过了,这地方的实体熵值,相当于堆了十年没数字化的古籍;虚拟熵值,等于建了百年没落地的空中楼阁 —— 俩数加起来,正好是咱们文明虚实系统的崩溃临界点!” 虚实协调师听了点点头,从调和镜里倒出点 “实体粒子” 和 “虚拟波”:“看好了,这俩东西单独用都不对劲,按 5:5 的比例混合,就是虚实调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