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笑着摇了摇头,接过牌子,仔细欣赏着:“字写的好,刻得也好,多好看,宝宝以后肯定会喜欢。” 易中海好奇地问:“你写的这是什么字体?怎么那么漂亮?”
女人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这是簪花小楷,适合女孩子写,写起来婉转秀丽 。”易中海斜着头,一脸钦佩地看着她,眼神里满是爱慕。
最后,女人用五彩绳精心编了一个挂绳,将桃木剑小心翼翼地准备用针缝在抱被上,想了想,看了看,感觉不怎么合适。
他看见了,就在针线筐里面,拿出来一个钩针,拿着钳子夹着,点着蜡烛烧了一会,直接夹就做成了一个别针,从她手上拿过来的桃木剑,用手中的别针先别在五彩绳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挂在了小男孩的抱被上。
她看到后夸赞道:“你还真有钳工天赋啊!有机会找老师,拜师跟着人家好好学,以后出师了,到哪里都不愁了,还受人尊敬,我看好你哟。”
大哥抬起头对二哥二哥以及都说:“好,咱们兄弟四人,都得拜师学艺才行,出死力气找活干,肯定不行,年轻还行,老了没力气了,啥也干不了,有了手艺咱们到那都不怕。”
她说完就低下头用手,轻轻捏了捏小男孩肉嘟嘟的脸蛋,抬起头来对我们三人说:“对,咱们得去京城,大城市里发展好,活也多,有名的大师傅也多,以后孩子上学或者去学堂也方便。”
我对着她说:“对树挪死,人挪活。说完就话,就低下头说:“看看你小叔对你多好呀,是不是宝宝?”
小男孩似懂非懂,挥舞着小肉手,咿咿呀呀地回应着,全家人都围着他,笑得合不拢嘴。那温馨的场景,仿佛时间都为之停驻,成为易中海记忆深处最珍贵的宝藏 。可如今,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再次回想起这一幕,易中海的心中只剩无尽的怅惘与思念 。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她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到京城后,你们都去找个活学技术,只有有技术,才能一辈子不缺衣食,受人尊敬,成为高级工才能真正被人瞧得起 。有技术的人哪怕没学问也不怕,有手艺,走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杆。”
那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她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他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