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宗开口道:“婶子,秀芝姐,还用我帮忙吗?。”
他目光投向正在忙碌包饺子的易中海媳妇和秀芝,笑着说道:“饺子馅是婶子调的吧!我一闻,就很香。”
易中海媳妇还没有等他的话说完,连忙说:“不用,不用,你和你叔在一边谈话就行,有我们娘俩呢?面醒软之后包出来的饺子,口感才更为鲜美。”
易中海接过话头,点头应道:“确实如此。”
易传宗转而面向易中海,提议道:“易叔,咱们到院里把甘蔗用刀切成两截一段的,给各家小朋友都分上一点。”
易中海深表赞同:“没错,你刚住进这院子,又成家立业了,理应和邻里多走动走动。还有件关键的事儿,我得再郑重跟你讲,后院主院的那位老太太,这一整个院子都归她所有。
她对傻柱很是待见,她绝非寻常之人。你对她,无需刻意迎合,也不必心生畏惧,有我在呢?”
易传宗听闻,微笑着点头回应:“叔,我听您的。只是这老太太,她是独自一人生活吗?”
易中海赶忙说道:“别的你无需多管。她是街道办王主任认定的五保户。”
易传宗疑惑的说道:“五保户?那是不是意味着她没什么资产呀?她怎么会拥有这个院子呢?以前难道没结婚生子吗?”
易中海凑近,压低声音说道:“别的我不太清楚,就晓得她从前是一位贝勒爷的外室,出身于八大胡同。这老太太心狠手辣,所以尽量别去招惹她,也别老是往她跟前凑。放心,有我在,她不敢把你怎样。”
易传宗凝视着眼前对自己关怀入微的易中海,心中疑窦丛生。易中海明明知晓自己是大哥遗留下来的孩子,却为何始终不肯开口认下呢?
易中海并无亲生子女,若认下自己,好歹也算后继有人。俗话说“侄儿门前站,不算绝户汉”,更何况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刚建国时,封建思想的残余尚未完全消散,大官们纳姨太太的陋习虽已明令禁止,但仍有一些情况暗自存在。
易传宗实在难以理解,易中海究竟为何一直不表明叔侄身份,然而他对自己的悉心维护,却是真切可感的。
易中海究竟说与不说,易传宗压根没往心里去。他向来不会因这类事自我消耗,对方要是乐意倾诉,他便耐心倾听;若不愿提及,他也绝不强求。
毕竟当年与易中海分别之时,他尚在年幼之际,什么都不懂,对方若不开口,他又如何能知晓其中的隐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