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自从转业来到京城后,这几日,尤其是最近一星期,每一天都过得如梦似幻,发生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件件都透着荒诞离奇。
历经两世,他终究迎来订婚与结婚,身旁有了爱人相伴。然而,这位爱人并非他魂牵梦绕的那个人,而是在现实诸多因素的权衡利弊之下所做出的抉择。
他内心明镜似的,深知自己这两晚的种种行为,对秀芝而言,实在是有失公正,可他深陷无奈之境,只能勉强自己接纳这一切。
他与李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简直有着云泥之别。
他暗自揣度,报恩之法林林总总,为何非得拿婚姻当作代价呢?哪怕只是送上两双鞋垫,又或是亲手做一双鞋,亦或是缝制一身衣服,以此来传达感激之情,不照样能达成报恩的目的吗?
倘若面对的是一个身形臃肿且中年之人,难道还会不假思索地选择以身相许吗?想来定然不会如此鲁莽行事。他对李平安和李秀芝父女俩的做法,实在是难以认同。
事实上,现实里以报恩为由而选择以身相许的事例并不罕见。
幸亏爷爷在世之时,将这些事一一阻拦下来。他觉得李平安就是倚仗爷爷离世,才敢这般肆无忌惮。
就拿提亲这件事来讲,起初他就已明确拒绝,寻常人家遇到这种状况,既然对方已然拒绝,便不会再提及此事,即便非要再提,也会另换媒人前来。
哪有用领导身份来强行施压的道理呢?倘若爷爷依旧在世,李平安决然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实际上,李平安调往前线,对易传宗而言,不失为一件幸事。他认为李平安行事风格大胆鲁莽、不计后果。在京城这一政治中心,与这般行事之人着实难以接受。
易传宗内心暗自忖度,李平安必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的权衡利弊。
不说他本人样貌出众,上过大学,去过前线,还有爷爷留给他的除了人脉,还有数目可观的现金以及多处房产,并且还有领导签字,明确这些资产不可捐献,但凡稍有能力、眼光敏锐之人,皆能洞悉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易传宗不禁感慨,若不是李平安行事雷厉风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促成此事,自己在婚姻方面,本还有诸多与他人相识相知、共结连理的可能。
然而,李平安此番操作的手段实在过于难看,生生将两个本就不合适的人强行撮合在一起。
事实上,易传宗对于与李秀芝的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未曾抱有太多期待。尽管他偶尔脑海中会闪过离婚的念头,但他心里十分清楚,在走政治路线的大背景下,离婚绝非一个明智之举。
毕竟,家庭乃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若家庭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又谈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