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宗在李家吃过午饭后,大家闲聊了一阵。可易传宗着实觉得没什么可聊的。
毕竟秀芝姐的父亲李平安调往前线不在家,家里只剩妇女和小孩,最大的孩子才10岁。
这种情况下,确实难有共同话题,无非就是秀芝奶奶跟秀芝说些家长里短,后妈偶尔插科打诨,而传宗则主要和弟弟妹妹们交流。
卫国、建国还有二妹李秀兰,李秀兰是1944年出生的,到现在才8岁,聊来聊去都是些爱吃爱玩的事儿,还一个劲儿地夸传宗,说大姐夫长得帅气又有才,家庭条件也好,大姐嫁给姐夫可有福了等等。
这时,李秀芝看了看时间,对易传宗说道:“传宗,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家了。”
易传宗回应道:“和奶奶、阿姨也聊完了,那就回吧!”
接着,他礼貌地向李秀芝的奶奶和后妈说道:“奶奶,阿姨,我们先走了。阿姨,以后要是家里有什么事,您就通知我,或者往我单位打电话。”
后妈心里很满意,嘴上笑着说:“哎!传宗啊!以后家里可少不了麻烦你。”
秀芝奶奶也微笑着点头,说道:“那可不,平安不在家,还真就得指望传宗你了。”
易传宗赶忙说道:“应该的,弟弟妹妹们还小,以后有啥事,您及时通知我就行。”
李秀芝也跟着说:“奶奶,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您要么打电话,要么让人来家里通知我。”
一旁的建国和卫国抢着说道:“我们知道大姐夫家在哪,以后要是有事,我们直接去找大姐夫。”
他们一边说着,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
卫国特别说道:“大姐夫家离我学校不太远,我能找到。”
这俩孩子确实都在小学上学,学校离大易传宗家不算远。
易传宗一听,便对后妈说道:“阿姨,我记得弟弟妹妹们是在灯口小学上学吗?上次开会的时候,听说以前的子弟小学要改成八一小学,还划到海淀区了。
弟弟妹妹们是不是也要调过去啊?毕竟那边离军区近,现在京市特务还不少,离军区远了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