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宗欣慰地笑道:“对,告诉好朋友们,弟弟妹妹们真乖。秀兰,姐夫欠你一身新衣服,明天买好了,让你姐给放好。明天姐夫就上班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空给你送来。”
秀兰兴奋得一蹦老高,开心地说道:“谢谢姐夫,姐夫你真好!明天下午放学后,我让周阳哥,带我去你家,好不好!”
秀兰的衣服大多是拿大人的改小,或是把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缝缝补补再接着穿。这几年物资紧张,虽说李平安工资不算低,但都是折合小米、大米来计算,实际到手的钱并不多。
现在虽说收入稍有好转,可又给了易传宗和秀芝一部分,还时常接济一些战友,所以大家都过得很节省。
毕竟从那个艰苦年代过来的人,都深知勤俭节约的道理,秉持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
易传宗和秀芝推着自行车,正欲往外走。此时,秀芝奶奶特意从家中拿出一些精心腌制的咸菜。
秀芝后妈也没闲着,从医院带回两个盐水瓶,想着近来夜里仍有些许凉意,在这个年代,盐水瓶用来暖被窝、暖手,可是有着大用处。
这盐水瓶与后世的不同,只要灌上热水放在桌上,能长时间保持温度,而且哪怕不小心从桌上滚落,只要不是刻意砸摔,基本不会破碎。秀芝后妈觉得这东西实用,便拿给了他们。
秀芝奶奶除了咸菜,还精心准备了两双千层底布鞋和两双半拖的鞋子,递给易传宗,满是关切地叮嘱道:“传宗啊!给你,留着在家穿,方便着呢?”
易传宗赶忙婉拒,说道:“奶奶,真不用,我们不缺鞋,您留着吧!弟弟妹妹们都在长个儿,往后也少不了要鞋穿,您一个人做鞋也辛苦。”
然而,秀芝奶奶却执意坚持:“别推辞啦,传宗。这鞋早就该给你了。你们爷俩在1942年的时候,可是救了秀芝娘俩的命啊,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早该好好答谢你们,结果拖到现在,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呀!”
易传宗听闻,心中虽有些生气,但脸上依旧维持着温和的笑容,连忙回应:“奶奶,您别这么说,我不介意的。”
说罢,两人骑车缓缓离去。当途经瑞福祥时,易传宗脑海中忽然浮现出8岁秀兰的模样,他当即停下车子,走进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