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第一届有黄埔三杰,第四届呢,像不管是民党那边,还是这边高级将领基本上出自这几届。
那时候的人,真的是才华横溢。哎,黄埔三杰中有一位,要是当初没在红党牺牲,十大元帅中说不定就有他。还有黄埔三杰的另一位,那可是全才,虽说不在十大元帅之列,但一直在从事重要工作,不然的话,也极有可能成为十大元帅之一。
关键是,此人还救过校长好几次。也难怪人们都说“黄埔三杰蒋的嘴,贺的笔,陈的腿” 。
徐立华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便对程前说道:“老程,你说这‘黄埔三杰’,大家都议论纷纷的。”
程前直接接过话茬说道:“‘黄埔三杰’确实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里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其中蒋,很早就加入了红党。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不然肯定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他的口才着实出众,特别擅长演讲和辩论,在学生当中极具号召力。你想啊!他打仗时总是带头冲锋陷阵,所以才这么早就牺牲了。
至于陈,他性格活泼、行动敏捷,军事素质极为过硬,尤其以跑得快、应变能力强而闻名,在战场上表现特别突出。
尤其是在太阳山那一带,日军对他的部队痛恨至极。你瞧,那么多部队,日军专门盯上了他所在的三八六旅,甚至在军车上都挂着横幅上写着“专打三八六旅”,可见日军对陈部队的忌惮。
而且陈以前还救过校长两次。之前陈在疗养的时候,民党曾试图策反他,甚至限制他的自由,想让他加入民党,可陈不为所动,最后校长还是把他放回去了。由此可见,校长对陈也是颇为欣赏的。”
徐丽华接着问:“那贺呢?都说他文笔犀利,理论功底相当扎实,常常通过文字来发表自己的主张,在思想宣传方面的影响力可不小。”
程前说道:“贺此人以前也加入过红党,但是在25年时脱离红党加入了民党。这不,后来就跟着校长去了海峡对岸。
他的文笔确实很犀利,理论功底相当扎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蒋、陈和贺是挚友,但他们各自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
不能怪贺加入民党,也不能怪蒋和陈加入红党,毕竟每个人的信仰不同。贺出身军阀家庭,家里一直是官宦门第,所以他们比较看重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