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时候,爹虽说往家里寄钱,可真正花在她身上的钱少得可怜。
读书方面暂且不提,就连衣服也难得有新的。从小到大,她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又是个女孩,本应受尽千般疼爱、万般呵护。
然而在老家,她的衣服大多是母亲用织布机织出的棉布做成的。母亲去世后,爹把她送回老家,奶奶对她的态度才稍稍好了一些。
她清楚记得,当年母亲带她去找父亲,一方面是想留在父亲身边,毕竟那时母亲还想再生个儿子。
另一方面,母亲觉得她已经15岁,到了该定亲的年纪,想着能在外面给她寻个更好的归宿。奶奶在母亲临走时,也曾叮嘱:要是能在部队生个孩子固然好,或者给秀芝找户好人家。
毕竟在这农村,哪有什么好人家呢?奶奶觉得爹都当上营长了,普通农村家庭根本配不上自家孙女,所以才想让爹娘在外面给她找个好归宿。
实际上,母亲在农村老家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熬夜织布,身体怎么能不差呢?
半路上就撑不住了。要不是传宗和爷爷出手相救,她们娘俩根本撑不下去。
她们没读过书、不识字,一路上又被人骗,还有人故意给她们指错路。她心里也埋怨自己当时为何如此软弱。
秀芝她既埋怨又怨恨自己当时为何那般软弱,连为自己争取都不会。毕竟在传宗和他爷爷所开的药铺里,传宗爷爷和传宗教了她许多东西,像认字、打算盘。
爷爷还说,多识字、会打算盘,这无论是嫁人之后,还是做小买卖,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身为当家主母更是必须要学。
可她当时也不知怎么回事,竟没把传宗爷爷的话放在心上。
自从爹把她送回老家,这许多年来,她心里一直念着传宗,期盼着能与传宗相见。
期间,爷爷奶奶在家里给她安排说亲,她却始终没有同意,一心只想和传宗相逢。她知道传宗心里对她有气,所以两人一直没能亲近起来。
好不容易这两天关系有所缓和,彼此亲近了些,谁知一聊到这个话题,秀芝心里顿时难过到了极点,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眼见传宗直接跑回卧室,她知道传宗是生气了,嫌弃她不争气。
其实她自己也很迷茫,不确定自己是真的喜欢传宗,还是只是贪图他家安稳富足、不缺钱花的日子。
但她可以确定的是,传宗长相出众,还多才多艺,而且家庭条件好,又尊重女性,这些特质着实让她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