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四合院:转业街道办> 第261章 贾家并不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 贾家并不穷(2 / 2)

这种组织捐款,捐不捐全凭个人意愿,而且也没经过街道办同意,就算事情闹大了,顶多把捐的钱退回去。

每次秦淮茹去找易中海哭诉,易中海也就是给几斤棒子面把她打发了,从不会单独给她钱或者其他东西。

因为易中海心里清楚,贾家根本就不困难,他们只是打着困难的幌子,想拿别人的钱来养自己家罢了。

在原剧中,易中海这个角色着实不讨喜。实际上,无论处于哪个年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观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大多数人往往更倾向于帮亲不帮理,真正能做到帮理不帮亲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毕竟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在刚建国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深受旧时封建观念的禁锢,帮亲不帮理的现象极为普遍。而且当时宗族观念极为浓厚,易中海也没能摆脱这种世俗观念的影响。

他们这代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并非上几堂课,或者别人讲几遍就能轻易改变的。就像易中海这样四五十岁,意志坚定且手里有手艺的人,在他们那个年代,拜师学艺可是异常艰苦的,哪能随随便便就把技艺传授出去呢?

那个年代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情况。

所以,那些凭借技术出人头地的老师傅们,情商和智商都不低,不然也学不到真本事。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事原则。

况且,像易中海他们经历过战乱、军阀混战以及侵略者肆意横行的动荡时期,能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个个都精明过人。不然的话,恐怕坟头上的草都长得老高了。

你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只不过电视剧将他们的生活轨迹呈现给了观众。

一部电视剧里面的角色自然有好的角色,也有不好的角色,而对于好坏的评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扮演易中海这个角色,又会怎么做呢?

所以说呀,咱们可别把现代人的那套思想理论,生搬硬套到每个角色身上。毕竟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魅力,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各不相同,从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性格与行为逻辑。

我们应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每个角色的所作所为,如此才能真正领略影视作品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