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仲父之辱(2 / 2)

帷幔低垂,烛影摇红,一室旖旎,却也一室压抑。……事后,赵姬慵懒地斜倚在榻上,看着衣衫略显凌乱、脸色铁青的吕不韦,唇边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本宫便说过,召不韦你入宫,你径直赴约便是,何必每次都让本宫费这般周折?”

她慢条斯理地整理着鬓发,语气轻佻,“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像是在说他当初就不该抗拒,乖乖顺从,免受这番政事上的刁难。又像是在回忆更久远的过去,那段邯郸岁月,若早知今日的纠缠,当初又何必开始?

吕不韦只觉胸中气血翻涌,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感冲上头顶。他堂堂大秦相邦,竟沦落到此等地步!他猛地转身,大袖一甩,一言不发地向殿外走去。

“仲父慢走,本宫……等着你下次再来‘商议国事’。”

赵姬得意而尖锐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吕不韦脚步一顿,最终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令他窒息的甘泉宫。他双拳紧握。震怒!无边的震怒!却又无可奈何!他是先王的“伯乐”,是当今大王的“仲父”,是太后的“旧识”,这些身份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困在其中。

他若反抗,赵姬这个疯女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一旦事情彻底败露,他万劫不复,嬴政亦会受到巨大冲击,大秦的基业也可能因此动荡!?

而这时,赵高早已拜别兄长嫪毐。此事,嫪毐早已未雨绸缪。原来,数年前,嫪毐曾于危难之际救下一名在册的秦国小吏,名曰赵仲。此人感念嫪毐活命之恩,一直暗中有所往来,视嫪毐为再生父母。

为给弟弟铺就一条看似清白且稳妥的晋身之路,嫪毐便与赵仲密议,以重金及未来前程为许诺,让赵高顶替了赵仲长子的身份。那真正的赵氏长子,则被赵仲忍痛送往乡野,从此沦为庶民,籍籍无名。赵仲膝下尚有一名年幼的次子,名叫赵成,对此番偷梁换柱之事一无所知,只知家中突然多了一位兄长。

如此一来,赵高便摇身一变,成了秦吏赵仲之长子。正因赵仲乃秦国咸阳吏员,赵高方得以其长子身份,获得了进入咸阳学室的资格。他怀揣着兄长暗中资助的钱帛与这份精心伪造、足以乱真的“重铸身份凭证”,只身一人,踏入了咸阳学室。

这学室是秦国严密文法官吏培养体系之重要一环。官吏子弟入学,需修习三年,研习《秦律》、精通书法,并熟练掌握各类行政文书的撰写。期间,唯有通过严苛的“太史考试”,方能获得“揄史”资格,此乃秦国初级官吏之身份凭证,亦是仕途之始。

赵高谨记兄长嘱托,沉默寡言。学室之中,书法乃是重中之重。秦小篆体势修长,讲究匀称婉转,乃官方通用文字。赵高自幼便有名师教导,加之天资聪颖,一手铁画银钩的小篆,早已炉火纯青。入学不足半年,便因其书法在学子中崭露头角,引来几位学室教习之史的频频侧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