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第139章 初次讲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初次讲课(2 / 2)

朱夫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岁月的厚重。

他展开手中的书卷,目光落在《学而》篇的第一章上,缓缓念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众人都没有想到,朱夫子竟然从一开始这么浅显的地方教起。

要知道,他们哪怕还没有进入书院之前,四书五经,基本上都是看过了一遍。

了解的,自认为一点都不少。

不过也仅仅是惊讶了一会而已,要知道这种高等学府的夫子授课,哪怕是在浅显易懂的道理。

从对方的口中讲解出来,那也是非常的体味深刻。

只见台上的朱夫子停顿片刻,目光如深潭般幽邃,缓缓道:

“此三句,看似平易,实则蕴含了圣人对学问、交友、修身的深刻洞见。

诸位可知,为何圣人将‘学而时习之’置于篇首?又为何将‘人不知而不愠’视为君子之道?”

台下学子们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夫子,生怕错过一字一句。

朱夫子微微抬手,指向靠窗的张时安:

“时安,你且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究竟有何深意?”

张时安起身,神色恭敬,略一沉吟,答道:

“回夫子,此句表面言学习与温习之乐,实则暗含了学问之道的根本——知行合一。

学而不习,则知而不行,终为虚学;习而不学,则行而无知,终为盲行。

唯有学而时习,方能知行相长,臻于至善。此中之‘说’,非浅薄之乐,乃是内心与道相合、与理相通的深层愉悦。”

张时安的声音落下,之前本来就想看看他们此次的第1名,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众位学子?

此刻也算是见识到了。对方回答的问题不断完善,而且讲的非常好。

并且,就这从容不迫,丝毫没有紧张的情绪,就证明,对方是真正的有实力。

就连一直看不惯张时安的金铭轩,都有点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有点东西。

不过当然他还是不认同对方的真实水平,毕竟这么浅显的内容,要是都回答不好才真的有鬼。

台上的朱夫子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缓缓点头:

“时安所言,已触及学问之根本。然则,此句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学问的本质——学问并非外求于物,而是内求于心。

‘学’者,觉也;‘习’者,行也。唯有通过不断的觉与行,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道。”

张世安表示受教,果然不愧是致远书院的夫子。看待问题的深度,又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