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华夏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骊山北麓。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智慧结晶,是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秦始皇陵高大雄伟,根据史书记载陵墓的封土高度可以达到12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封土的高度下降到76米。即便如此秦始皇仍然是历代帝王陵墓中最为高大、最为雄伟的一座。
史料记载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相见的位次,遍地都是奇珍异宝。墓室弯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输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反映了古人对死后继续生活充满了愿望。陵墓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这位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华夏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着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身份各有千秋,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多彩,武器锋利削铁如泥。陶俑千人千面,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按照现实一比一复刻,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兵马俑坑的发现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的时候,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无意中挖出了一个陶制的武士头,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挖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兵马俑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