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之巅,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相传黄帝御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
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
轩辕广场位于景区最南端,是一座宽阔的不对称半圆型广场,总面积一万平方米,地面用直径0.5米一0.6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印池轩辕广场北,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又传说这条河原名“祖河”,当黄帝被召要“御龙飞升”回天宫时,群臣先民依依不舍,眼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流下来,全部流入了“祖河”。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考虑到“祖河”既然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的,不如改为“泪河”,再后来,为了让该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们的眼泪,又能代表“祖河”,就将河名改成了“沮河”。桥山与印台山之间的这段沮河,因在印台山下,故又称为“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印池占地300余亩,水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46万立方米,再现出“沮水秋风”、“桥山夜月”的自然景观,也使黄帝陵山环水绕。
轩辕桥,横跨着一座通往北岸轩辕庙的轩辕桥。轩辕桥为仿灞河古礅梁桥,全长66米,宽8.6米,高6.15米,共九跨。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桥体全部采用花岗岩,每根石梁长5.71米,重10吨,由121根石梁铺砌而成,给人以粗犷、古朴、厚重的视觉效
轩辕桥的北端即桥北广场,与轩辕庙的龙尾道相连接,面积1584平方米,地面用花岗岩铺砌。广场上耸立着四根高4.8米的花岗岩望柱,既烘托了庙前的庄严气氛,也是黄帝陵庙前区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