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章 李长夜时间(2 / 2)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高效得令人发指。它彻底摆脱了传统化学火箭那昂贵而又低效的发射模式,将地球向太空运输物质的成本,降低了数万倍。

让我们将视角,拉升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在这里,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最宏伟的景象,正在上演。

一条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巨大无比的金属环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节一节地,环绕着蔚蓝色的地球,拼接成型。

它的主体,并非实心结构,而是一种由超韧性碳纳米管和记忆金属构成的、可以自我伸缩的蜂巢状桁架。在桁架的外层,覆盖着数以亿计的、比纸还要薄的“量子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是寰宇新材料学的巅峰之作。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99.7%,几乎可以将所有照射到其表面的太阳光子,都转化为电能。

数以十万计的、形态各异的工程机器人,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金属蜘蛛,正在这条环带上穿梭忙碌。有的负责拼接桁架,有的负责铺设光伏薄膜,有的则在安装更为复杂的能量调控和微波传输模块。

它们的一切行动,都由位于月球背面的“普罗米修斯”第二主脑,进行着精确到纳秒级的、绝对统一的调度。这里没有指令延迟,没有沟通失误,只有一个绝对理性的、至高无上的意志,在指挥着这场宇宙级的交响乐。

偶尔,寰宇集团的“星辰”级载人飞船,会带着“方舟计划”中,表现最优秀的学员们,来到这里进行实地参观。

当这些曾经的蓝领工人们,透过飞船的舷窗,第一次亲眼看到那条横亘在星空之中、比任何神话都更加壮丽的“星环”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失去了言语。

“我的上帝……”一个曾经在德克萨斯油田工作了三十年的老工人,泪流满面,“我……我一辈子都在地底下挖那种又黑又脏的油。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能来到天上,看到……看到这个……”

他指着窗外的星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才是未来。这才是我们人类,该有的样子。”

这种亲眼见证的、无与伦比的震撼,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它让每一个参与到寰宇新世界建设中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身为“人类”这个物种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