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8章 妈祖:护佑航海的海洋女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妈祖:护佑航海的海洋女神(1 / 2)

湄洲岛孤悬东海,渔舟点点似繁星,自唐迄宋,便有先民在此耕海为生。岛南有林氏一族,世代以渔为业,兼营海运,至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族中出了位名叫林愿的长者,官至都巡检,为人忠厚,乐善好施,只是年过半百,膝下唯有五子一女,却总盼着再添一位聪慧康健的孩儿,以续家族香火。

这年秋天,林愿之妻王氏夜梦一轮明月坠入怀中,继而化作一颗莹白明珠,入口即化,醒来时满口异香,腹中竟有了胎动。此后十月,王氏常闻腹中似有海浪轻响,窗前总有紫雾萦绕,邻里皆称奇异。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湄洲岛忽起祥云,红光从林家宅院冲天而起,映得海面如火烧一般,海风送来阵阵檀香,王氏腹中阵痛,不多时便诞下一名女婴——这女婴自出生起便不啼不哭,双目澄澈如秋水,望着窗外的大海,竟似有会意之色。林愿见她沉静异常,便取名“默娘”,小名“林默”。

默娘自幼便与寻常孩童不同。三岁时,见邻人祭拜海神,她竟能指着海面说出“明日南风起,不宜出海”,次日果然刮起南风,出海的渔船因未备足绳索,险些被浪打翻。五岁时,父亲教她读书,《论语》《孝经》过目成诵,对《山海经》中海外诸国的记载格外痴迷,还能画出海中岛屿的形状,说“此乃避风之所”。八岁入私塾,先生讲《周易》,她忽然起身道:“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海之险在坎,护海之德在仁,若能以仁合天,便可化险为夷。”先生大惊,以为她是“天授慧根”。

十岁那年,默娘随母亲去普陀山进香,行至海边,见一老渔民望着海面垂泪——他的儿子驾船去外海捕鱼,已过三日未归,怕是遭了海难。默娘走到老渔民身边,闭目片刻,睁开眼道:“阿公莫哭,你儿的船被风吹到了东碇岛,明日午时,南风会送他回来。”老渔民半信半疑,次日午时果然守到了儿子的渔船,船身虽有破损,人却安然无恙。自此,“林默娘身怀异能”的消息便在湄洲岛传开了,渔民们出海前,总爱去林家问一问风向,默娘的回答从未落空。

十三岁时,有位云游道士路过湄洲,见默娘立于海边,便赠她一柄“玄真拂尘”,道:“此拂能辨风势、镇浪涛,你日后当为海疆福祉,莫负此器。”默娘接过拂尘,只觉一股清凉之气从指尖涌入,再看海面,竟能清晰见到底下的暗礁与洋流。此后,她常提着一盏红灯,站在湄洲山的最高处,每当海上起雾或风暴将至,便点亮红灯,指引渔船返航。渔民们说,那盏红灯比天上的北斗还亮,只要见着红灯,心里就踏实多了。

默娘十七岁那年,父亲林愿奉命押运粮草,乘船前往泉州。出发前,默娘拉住父亲的手,神色凝重:“父亲,此次出海,三日後将遇黑风,船会在乌丘屿附近遇险,您一定要让船员备好救生筏,且莫贪念粮草。”林愿虽信女儿的本事,却觉得“黑风”之说太过离奇,只当是女儿担心过度,还是按原计划出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