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何如宠(2 / 2)

王心一故作沉思,皱着眉一口气便就道出了十多个人的名字。

而这些名字,张书缘是听都没听说过,更没有在明志的回信上看到。

“是吗?启奏陛下,既然王御史如此言语,还请陛下准许侍卫到臣的家中,取来臣与明志的来往书信。同时还请陛下准许吏部到验封清吏司库中,取来臣前日发往山西巡抚衙门的文书附件。”

作为现代人,张书缘是很明白做事留痕的道理的,而他这么做防的就是有人来搞自己。不但他此次留了后手,就连半年前在陕西办的事情也留了印记文书。

“准。”

作为站在小哥这一方的人,朱由检想也不想的就点了点头。

这说句实话,此时的朱由检是很怕张书缘真的有贪污受贿,因为一旦他真做了此事,那就代表着日后的朝廷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奋斗了。

虽然眼下是有了几位能臣干将,但说到底那些人并未与他交心,他也只知道这几人会打大仗,能打胜仗。

可朝堂的问题是真的只有战事吗?

很显然不是,在他看来这朝廷里至少有三大问题,一是财政枯竭,二是百官贪腐,三是民怨极重。

但想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不单单是靠杀可以解决的,还要靠能人来改革推新,这样才能让暮气沉沉的大明焕发生机。

可话好说,事却难办,因为这据他跟李邦华等人接触下来来看,这些人是有能力和忠心不假,但他们却没有什么新的想法,能做的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比如李邦华,京营糜烂了,他就只想到了革除老残兵员,训练新兵,增添兵甲,控制京营开支。

而人张书缘却是想到了,在此基础上要更新武备,发展火器,重拾远洋,改革军队风气,成立军校。

所以张书缘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帮手,谁也替代不了!

“奴婢遵旨!”

见朱由检同意了,王承恩旋即便躬了躬身转而就带着几位侍卫出了金銮殿。

而身为吏部尚书的李长庚,也是道了“遵旨”紧接着他便就看了吏部右侍郎何如宠一眼。

何如宠,字康侯,号芝岳,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何家青山)人。

说实在的,何如宠这个人,张书缘对他是没什么好感的,更没与他打过什么的交道,至多是有些吏部的文书签完字后需要交给他整理,偶尔能聊上几句。

而张书缘之所以对他何如宠是这态度,主要是因为何如宠的脾气太倔,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