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了间隙了之后,张书缘便与他夫妇二人商量起了还田大计。
总的来说,他给出的这份计策,是采用了自上往下的形式运行。
在清查朱由检皇庄王田的同时,再清查一下皇庄千里内的佃户,然后再给皇庄定下个高额的岁赋,最后由朱由检出面以“抚慰百姓”“铸造公平”“弥补国家亏空”等名义将田产退还给民间,缓解土地兼并之事。
说实在的,这想法很是可行,但其中的阻力却也是不小,因为皇家的田产涉及到了宫中的所有娘娘嫔妃及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等女官机构。
除了会影响到后宫贵人的生活以外,内廷的二十四衙门中,也会有半数衙门受此影响。
因为,皇庄的产出有将近十分之三是用来养这些人的。
听着张书缘整合出的计划,朱由检夫妻是紧皱着眉头。
在他们看来,这计划是好,但其中的阻碍着实是很大,别的先不说,就先说那内廷中的二十四衙门。
除了司礼监这个掌仪礼刑名、奏文书的机构外,其余衙门是或多或少的都需要大量的吃皇庄田产,因为这些衙门里的太监很是庞大,少说有个五六万人!
据后世的一些资料记载,崇祯一朝在十七年的时间里,是先后三次,增加了一万名太监,而到了甲申之变时,京师里溃散的太监达到七万多人。
当然,这七万人中是包括了净军在内的。
“书缘,你这办法虽好。但…但朕这宫里人员驳杂,一旦大肆削减皇庄,这些人朕该怎么养?”
“是啊,哀家这宫中,虽然不比先帝爷他们,但六局一司再加上那几位嫔妃也是人数不少……”
看着面前的这两口子提出的问题,张书缘琢磨了一下便开口道。
“陛下,娘娘。这宫内的人着实是不少,我也知道这硕大的宫中定是有不少自己人。但有句话说的好,光开源不节流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所以想要推行此法,定要舍弃一些。”
张书缘并未说透,但这话却是让他二人听的很明白。
“恩,朕知道这个意思。可这庞杂人数,有大半身负重责,若是轻易裁撤,这怎能让他们生活?而且,这内廷与后宫中也有不少人是知晓宫廷机密,倘若就这么裁撤出宫,那朕这皇家颜面就是一大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太监总班、总官太监是树大根深,一个疏忽就容易造成动荡。”
朱由检是掐着鼻梁开口,语气里很是无奈,在他此时想来,这宫内决不能在搞出杀魏忠贤那般的事情了,因为宫内震荡只会是让自己的权威受损!
“陛下,这很简单,内廷与后宫的诸官之权皆是来自陛下,若是陛下不放心可少量裁撤如司礼监、东厂、御马监、都知监、尚宝监等重要衙门,其余不重或次重衙门可尽全力裁撤。若是有人敢闹事,就让东厂与御马监出手!”
“当然,这被裁撤之人的生活问题,也可借由清退田亩之事,分他们些土地,让他们生活在皇城之下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