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三刻,张书缘便喝了口茶开口。
“周大人所言有理,但你也知到本阁身兼吏部侍郎之职。而据我查阅,我朝中枢眼下的确是没有什么位置,不过,眼下户部陕西清吏司、刑部理问所还有我商业司到是缺一些人。”
对于他的诉求,张书缘在弄清楚之后,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让他把人放给进中枢及国子监的,一旦让复社的人进入中枢或国子监,那他势必会因这些人和自己能力进入内阁的。
而相较于他进内阁,张书缘还感觉到不是什么大事,可要是让那群只懂理论的人进驻中枢及国子监,那后果可要比他进驻内阁还要恐怖!
没错,眼下的复社还不是十四年后的那般,此时的复社学子大多还是在捧着古典经书逞口舌之力,而且,他们的一些主张也很是片面。
就比如他们想消灭宦官、反对高税。
说实在的,此时的税是高,是加在了农民身上,但随着新政的推行,张书缘相信这一问题是会大大缓解的,而在明面上,未来大明的税率只会是比眼下更高!
……
我们再说回来。
听到张书缘给出的条件,周延儒想了想便决定了后面的布局。
“阁部说的是,那么这样吧,待明日朝会时,看看他们自己的想法,是想于哪一道建功立业可好?”
这既然无法进驻中枢,周延儒就打算退而求其次了,反正只要自己人有了官身还怕做不出业绩,升不了官?
就算是因做业绩拖慢了自己进入内阁的节奏,那自己还是可以花钱的开路吗,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是!
“好,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吧。”
聊完这这件事,周延儒便打听起了新政的情况,可任凭他怎么旁敲侧击,张书缘就是连一个字也不肯多说。
最后搞的他,是连什么时候来丈量自己田产的时间也确定不了。
其实,自从决定新政开始推行后,整个北直隶的官员就开始兜售田亩了,但由于供给暴增,外加他们这群人的身份,以至于那田亩都给出了每亩十五两的底价都没多少人去买。
因为,那些没背景的商人是根本就不敢要他们的东西,生怕哪天就被找借口给抢回去了,而至于广袤的老百姓,兜里的钱财只够日常开销,说什么也买不起田亩。
所以,眼下在京的官员,那是有一个算一个,各个急的是那热锅上的蚂蚁,想把手里的田亩给变现了。
正当周延儒感觉打听不出什么消息,准备告辞走人时。
黄俊力的声音便在门外响了起来。
“王爷,许事中大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