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论证兴农(2 / 2)

嬴稷神色稍缓,露出些许赞许之色:“大都督考虑周全。只是这耕种之法,农家之人最有经验。你这代田法、区田法虽听着可行,还需与农家之人仔细商议,看是否真能落地。”

赵姬正要回应,忽然想起另一个重要的农业技术体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大王,臣还有一事。臣曾听闻一种‘耕—耙—耱(耢)’的耕种体系,对改善土壤结构、保墒抗旱大有益处。”

“耕—耙—耱(耢)?这又是何物?”嬴稷饶有兴致地追问。

“耕,便是用犁翻耕土地,打破板结,疏松土壤;耙,是用耙将耕后的土块耙碎,使土壤更为细碎平整;耱(耢),则是用耱(耢)在耙后的土地上纵横交错地耱(耢)磨,使地面平整,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层,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此三者结合,可使土地更适宜耕种,种子发芽生长也会更加顺利。”赵姬详细地讲解道。

嬴稷听后,不禁抚掌赞叹:“妙啊!大都督,你这些法子若是真能推行,秦国的农田定能焕发新的生机!只是,这‘耕—耙—耱(耢)’之法,也需与农家之人探讨,看是否契合秦国实际。”

赵姬恭敬地答道:“臣遵旨。臣明日便去拜访农家的长老与有经验的老农,与他们仔细商议这些耕种新法,再将结果禀明大王。”

嬴稷满意地点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若商议后觉得可行,便先在咸阳附近的农地进行试验。待试验成功,证明这些法子确实能增产,再推广到秦国全境。秦国百姓能否富足,秦国根基能否稳固,就看此计了。”

赵姬起身,郑重行礼:“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王重托。臣也相信,有了这些新的耕种之法,再加上水利工程的修建,秦国的粮食产量定会大幅提升,百姓也将更加富足,秦国的国力也会愈发强盛!”

嬴稷欣慰地看着赵姬,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待:“有大都督在,寡人放心。去吧,尽早落实此事,秦国的未来,就靠我们君臣携手开创了!”

次日清晨,赵姬身着粗布短褐,头戴斗笠,仅带两名侍卫扮作寻常农户模样,踏入咸阳城郊的青禾村。村口老槐树下,十几个头戴斗笠、脚蹬草鞋,腰间别着农具的汉子正围坐闲谈,一旁摆放着耒耜、锄头,见有人前来,纷纷投来警惕目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